列表
(每两干支为一组,对应一种纳音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原注“井泉水”,此处依文义统一为“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原注“钏音串,臂环也。\x·q?i+s,h¢e*n¢.?c_o′m¢俗谓之镯”,即“钏”读音为chuàn,指臂环,俗称手镯)
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陶宗仪《辍耕录》对纳音五行的解释
1. 海中金(甲子、乙丑):
子属水,又象征湖泽,为水旺之地。
金在子位处于“死”态,在丑位处于“墓”态(十二长生状态),水势旺盛而金气衰绝藏于水泽之中,故称为“海中金”——如金藏海底,需经火炼或土生方能显其用。
2. 炉中火(丙寅、丁卯):
寅为三阳(阳气初盛),卯为四阳(阳气渐强),火得木生(寅卯属木)且临旺地,犹如天地初开时熔炉之火,万物由此孕育,故称为“炉中火”——象征创造之力,需木助火势。
3. 大林木(戊辰、己巳):
辰为原野,巳为六阳(阳气极盛),木至六阳则枝叶繁茂,生于原野之上,故称为“大林木”——象征广阔茂盛的森林,气脉舒展。
4. 路旁土(庚午、辛未):
未中藏木(未为木库),午为火旺之地,火旺生土却令土受“刑克”(火生土过旺则土燥),此时土刚生成,尚不能滋养万物,犹如路边浮土,故称为“路旁土”——象征初成之土,质地轻薄。
5. 剑锋金(壬申、癸酉):
申酉为金之正位(申为金的临官,酉为金的帝旺),金气强旺则刚硬无比,犹如剑锋之利,故称为“剑锋金”——象征刚健锐利,需火炼方成器。
6. 山头火(甲戌、乙亥):
戌亥为“天门”(乾卦方位),火照天门,其光高远,犹如山顶之火普照大地,故称为“山头火”——象征火势高显,气通天地。
7. 涧下水(丙子、丁丑):
水旺于子,衰于丑,旺极而衰,无法聚成江河,只能如山涧细流,故称为“涧下水”——象征水势和缓,需汇聚方成大流。
8. 城头土(戊寅、己卯):
戊己属土,寅为艮山(象征山),土积成山,犹如城墙之土坚实高耸,故称为“城头土”——象征土之凝聚,可成屏障。\c¢u?i~w_e·i^j+u!.^i`n~f?o~
9. 白蜡金(庚辰、辛巳):
金在辰位“养”(孕育),在巳位“生”(初生),形质初成,尚未坚硬,犹如白蜡般柔软,故称为“白蜡金”——象征金气幼弱,需历练方坚。
10. 杨柳木(壬午、癸未):
木死于午,墓于未(十二长生状态),虽得壬癸水滋养,仍柔弱易折,犹如杨柳之枝,故称为“杨柳木”——象征木性阴柔,随风摆动。
11. 泉中水(甲申、乙酉):
金在申位临官、酉位帝旺,金旺生水,然水初生于金旺之地,力量未宏,犹如井泉之水清澈而量小,故称为“泉中水”——象征水源初现,需汇聚成势。
12. 屋上土(丙戌、丁亥):
丙丁属火,戌亥为天门,火性炎上,土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