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现于亥月,壮盛于子月,衰弱于丑月,对应天干壬、癸,五行属水。
“水”是“准”的意思,象征滋养万物均衡,有准则。
《春秋元命苞》说:“水”是“演”的意思,象征阴气湿润,流动渗透。
“水”的字形像两人相交于“一”,从中间流出,“一”是数的开始,两人象征男女阴阳,阴阳交合而生“一”(万物)。
水是五行的起始,是元气汇聚的液体。-微,趣+暁.说, ?首+发.
《管子》说:水是大地的血气,如同筋脉般流通。
许慎说:“水”的字形像泉水并流,中间蕴含微弱的阳气(象征阴阳相济)。
水对应季节为冬季,《尸子》说:“冬”是“终”的意思,万物至此彻底潜藏。
《礼记》说:“冬”是“中”的意思,“中”即藏,对应方位为北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尸子》说:“北”是“伏”的意思,万物至冬皆潜伏,无论贵贱都归于沉寂。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章节系统阐述了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阴阳划分、四季旺衰规律及其与方位的对应关系,是八字命理学的核心基础。
以下从六个维度展开总结:
一、天干五行与阴阳属性
1. 十天干的五行归类
甲乙属木(东方),丙丁属火(南方),戊己属土(中央),庚辛属金(西方),壬癸属水(北方)。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阴阳对立统一,如甲为阳木(参天大树),乙为阴木(花草柔木),丙为阳火(太阳烈焰),丁为阴火(灯烛微光)等。
2. 天干与方位、四季的对应
天干不仅代表五行,还与方位、季节直接关联:
甲乙木对应东方春季,象征万物生发。
丙丁火对应南方夏季,象征万物繁茂。
庚辛金对应西方秋季,象征万物收敛。
壬癸水对应北方冬季,象征万物潜藏。
戊己土居中,统摄四季末各18天,为五行流转的枢纽。
二、地支五行与藏干规律
1. 十二地支的五行与方位
地支按四季方位划分为四组:
寅卯辰属木,司春,对应东方。
巳午未属火,司夏,对应南方。
申酉戌属金,司秋,对应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冬,对应北方。
辰戌丑未为土,居中央,旺于四季末。
其中,寅卯为阳木,巳午为阳火,申酉为阳金,亥子为阳水,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2. 地支藏干的三元结构
地支除本气外,还藏有中气和余气,形成“三元”组合:
子藏癸水(本气),丑藏己土(本气)、辛金(中气)、癸水(余气)。
寅藏甲木(本气)、丙火(中气)、戊土(余气),卯藏乙木(本气)。
辰藏戊土(本气)、乙木(中气)、癸水(余气),巳藏丙火(本气)、庚金(中气)、戊土(余气)。
午藏丁火(本气)、己土(余气),未藏己土(本气)、丁火(中气)、乙木(余气)。
申藏庚金(本气)、壬水(中气)、戊土(余气),酉藏辛金(本气)。
戌藏戊土(本气)、辛金(中气)、丁火(余气),亥藏壬水(本气)、甲木(中气)。
藏干的强弱与季节密切相关,如寅月甲木当令,丙火为初生之气,戊土为寄生之气。
三、五行的四季旺衰与调候
1. 旺相休囚死规律
五行在四季中呈现“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
旺:当令者旺,如春季木旺、夏季火旺;
相:我生者相,如木旺则火相。
休:生我者休,如木旺则水休。
囚:克我者囚,如木旺则金囚。
死:我克者死,如木旺则土死。
土旺于四季末各18天,与木火金水平分一年360天。
2. 调候用神的核心逻辑
袁树珊强调,四季气候对五行力量的影响需通过“调候用神”平衡。
例如:
冬月(亥子丑)水旺寒重,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