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国运战场,开局抽取自刎乌江 > 第30章 定计

第30章 定计

。”

庞统的声音带着沉静的力量。

“此刻退出,无人怪罪。”

“愿随军师、马将军赴死。”

万人齐吼,声震营帐,烛火为之摇曳。马超银枪顿地,昂然挺立。

当晚,万余士兵在大部队掩护下分小股出城,在城外密林处集合。

翌日,城池西南方向,一处距离江户城颇远的、靠近黑水河支流的联军粮草转运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老将黄权率领五千兵马,大张旗鼓地发动了进攻。攻势猛烈:弓弩手密集压制寨墙,步卒扛着云梯强攻,纵火队扛着引火物猛冲外围草垛。火光很快在转运点外围燃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整个行动,摆明了就是要焚毁这处粮仓,意图清晰,动作大开大合,甚至显得有些急躁和缺乏策略深度。

消息迅速传到联军江户城指挥中枢。武田信玄看着地图上粮仓的位置,嘴角勾起一丝惯常的、带着掌控感的冷笑:

“诸葛亮,技穷矣。又想故技重施,烧我的粮。看来前次焚粮让他尝到了甜头。哼,此等粗浅伎俩,也敢班门弄斧。”

他几乎立刻断定,这是龙国为了打击后勤、缓解正面压力的常规战术,不足为虑。他下令粮仓守军坚守,并调动附近预备队增援,但并未惊动江户城的核心力量。

然而,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棋局,细微的挪动往往暗藏玄机。联军经验极其丰富的前线指挥官和负责战场全局感知的参谋机构,在密切关注战事的同时,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战场其他方向几处不同寻常的敌方:

首先是王平部的诡异“失联”:按照常规战术配置,王平部作为黄权军的侧翼掩护或预备队,应当在战斗打响后,向战场靠拢,随时准备增援或阻截联军援兵。然而,王平部在战斗初期短暂出现后,其旗帜信号和部队移动轨迹,竟在某个时间段内完全“消失”在联军的监视视野中。仿佛这支数千人的部队,凭空蒸发了一般。

其次,吴懿防线的“静默”:负责王都东北方向一段重要防线的吴懿部,其营寨的旗帜信号传递和日常的斥候巡逻轨迹,在激战正酣的同一时间段内,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合常理的“空白期”。这种刻意的“静默”,在高度紧张的战场上显得异常刺眼。

最后,正面战场的“克制”: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黄权猛攻粮仓的同时,王都正面的龙国防线,虽然依旧壁垒森严,旌旗招展,但其主动出击袭扰、试探的烈度和频率,却比前几日明显降低了许多。呈现出一种引而不发、积蓄力量的“克制”状态。

这些看似孤立、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战场碎片,被联军经验老到的参谋们迅速汇总到江户城指挥所。他们在地图上反复推演、勾连:

王平部为何“消失”。他去了哪里。

吴懿部为何突然“静默”。他们在掩护什么。

正面战场为何“克制”。他们的主力预备队在做什么。

黄权在粮仓的猛攻,是否过于“刻意”和“急躁”。

一条若隐若现的逻辑链逐渐清晰起来:

黄权的猛攻是佯攻。是摆在明面上的幌子。目的是吸引我军对西南方向的注意力,调动我军部分预备队。

王平部的“消失”和吴懿部的“静默”,指向了一个被刻意掩盖的真正行动方向。他们很可能在掩护一支更重要的力量,执行一项更隐秘、更致命的计划。

这支力量的目标是什么。结合王平、吴懿异常所暗示的方位(东北/东南),以及龙国一贯的战术风格和当前最迫切的需求——粮道。他们真正的目标,很可能是另一处更关键、更靠近前线的粮仓。毕竟,诸葛亮刚用赵云成功焚毁过一处大型粮仓,尝到了甜头。

当这份分析报告呈送到武田信玄、德川家康、考底利耶面前时,几位统帅的脸色都凝重起来。尤其是武田信玄,他死死盯着地图上王平“消失”前最后出现的大致区域,以及吴懿防区可能的掩护方向,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一处位于江户城东南方约四十里、靠近一条隐蔽河谷的联军大型粮草储备基地——河谷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