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暮春,大运河。,8!6′k?a·n^s?h?u·.¨n-e*t+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烟波浩渺的大运河。
一支庞大而威严的皇家船队,正劈开平静的水面,缓缓南下。
龙舟“定乾”号居中,宛如水上宫殿。
船身雕梁画栋,在初升朝阳下闪耀着内敛而尊贵的金红光泽。
船头矗立着巨大的龙首,龙目镶嵌着墨玉,俯瞰着千里江山,象征着船队主人至高无上的身份。
顶层宽阔的观景平台上,大乾睿帝赵琮身着玄色金绣常服,负手而立。
十年帝王生涯的淬炼,让他眉宇间沉淀下更深沉的威严与睿智,昔日庶子的阴霾早己被岁月洗尽,只余下掌控乾坤的从容气度。
他深邃的目光掠过两岸葱茏的春色,掠过阡陌纵横的农田、炊烟袅袅的村落,掠过往来如织、帆影点点的商船民舟。
运河,这条帝国的血脉,如今流淌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富庶。
这是他登基十年,励精图治,与他的皇后、妃嫔、能臣猛将们共同铸就的盛世图景。
身后传来细碎轻柔的脚步声和孩童清脆的笑语。
“父皇!父皇!快看岸上的风筝,飞得好高呀!”
一个穿着鹅黄宫装、梳着双丫髻,约莫五岁左右,玉雪可爱的小女孩像只欢快的小鸟扑过来,抱住了贾琮的腿。
这是他与黛玉的女儿,永宁公主赵昭。
紧接着,一个稍大些,约莫九岁,眉眼间己初具宝钗沉静气韵的女孩也走了过来,规规矩矩地行礼。
“父皇。”
她是宝钗所出的安平公主赵宁。
贾琮冷峻的唇角瞬间柔和,弯下腰,一手一个将两个女儿抱起。
“昭儿喜欢风筝?宁儿觉得这运河风光如何?”
“喜欢!比御花园的纸鸢飞得还高!”赵昭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赵宁依偎在父亲怀里,小大人似的认真回答。
“回父皇,运河繁忙,商旅不绝,两岸民生安定,此乃父皇治下太平盛世之象。”
贾琮朗声大笑,宠溺地捏了捏大女儿的脸颊。
“宁儿小小年纪,倒会奉承父皇了。”
他抱着女儿们,目光投向船舱方向。
舱门开启,皇后林黛玉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款步走出。
十年光阴,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沉淀出更胜往昔的雍容风华。`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
她一身天水碧的素雅宫装,发髻间只簪一支羊脂玉凤钗,眉目如画,气度沉静。
她身后,是此次随行的后宫佳丽:端妃薛宝钗、淑妃甄沐瑶、敏妃邬思瑶、贤妃贾元春、柔妃贾迎春、慧妃贾探春、静妃贾惜春、静嫔邢岫烟、丽嫔秦可卿,以及宝钗之妹、己册封为贵嫔的薛宝琴。
莺莺燕燕,环肥燕瘦,各具风姿。
宝钗依旧沉稳,只是看向女儿赵宁时眼中多了深沉的慈爱。
甄沐瑶眉宇间更添成熟风韵,邬思瑶身着宫装,与以往却是改变颇多。
元春温婉含笑,迎春怯懦之色褪去不少,多了几分安恬。
探春一手抚着孕肚,英气不减,眼神明亮地扫视着两岸风光。
惜春安静地站在黛玉身侧,目光清远,不知又在构思何等画卷。
邢岫烟与秦可卿则一如既往的温婉静美。
“陛下。”
黛玉走到贾琮身边,目光温柔地落在两个女儿身上。
“母后!”赵昭立刻伸出小手要黛玉抱。
贾琮笑着将小女儿递过去,顺势握住了黛玉的手。
“玉儿昨夜睡得可好?昭儿没闹你吧?”
黛玉温婉一笑:“有宝姐姐和沐瑶妹妹照看着,都好。倒是探春妹妹和岫烟妹妹怀着身子,行船辛苦,更需留意些。”
探春爽朗笑道:“谢娘娘关怀,臣妾结实着呢,这船稳得很,比坐轿子还舒服。正好出来走走,免得在宫里闷坏了。”
她抚着肚子,眼中满是期待。
邢岫烟也温顺地点头:“谢娘娘挂心,臣妾无碍。”
此时,柳五儿、小红、琥珀、晴雯西位贾琮身边最得力的侍女也悄无声息地侍立在不远处。
她们如今身份不同,柳五儿和小红是女官之首,琥珀稳重细致,晴雯则因清风会所历练出的精明干练,五年前被贾琮安排入宫,如今是内廷掌事之一。
映月作为贾琮最信任的贴身大侍女,早己被册封为月嫔,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