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们热血沸腾,齐声表示愿效死命;谋士们亦神情严肃,一致响应。
众人明白,此战关乎生死存亡,唯有全力以赴,方能逆转乾坤。
于是,一场针对西凉王的大规模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曹操大笑着回应众人:“有诸位在,何须畏惧那西凉王?”
他的信心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与此同时,在冀州的邺城,袁绍和曹操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袁绍的脸色远比曹操糟糕得多。
起初他看到徐晓上榜时表现得很平静,似乎预料到这一结果。
然而现在,他彻底崩溃了。
崩溃的原因很简单——【在世人屠】这西个字足以解释一切。
当袁绍看到这几个字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双手更是不停地发抖,仿佛一个年迈的老者。
他身后的郭图等人早己吓得脸色苍白,冷汗首冒,连一贯冷静的许攸也停止了习惯性的摸胡子动作,脸上傲慢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的表情,脸色从健康的红润逐渐转为惨白。
不仅是这些人,就连一向刚正不阿的田丰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恐惧,身体微微颤栗。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向狂妄自大的文丑,在看到这两个字时,也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低下了头,整个人缩成一团,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自信。
这一切归因于“人屠”
二字的强大震慑力。
这两个字不仅让人震惊,更引发了深深的恐惧和不安。
只要听到这两个字,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景,这种景象常人难以承受。
因此,冀州的文武官员们此刻都沉默不语,生怕开口引起更大的恐慌。
袁绍及其部下经历了一场紧张的情绪波动,就连一向刚烈的田丰也不例外。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田丰郑重提议,认为徐晓是威胁天下的劲敌,必须联合各方力量将其铲除。
这一观点与曹操的看法一致,表明在有智慧的人眼里,徐晓如同灾难般存在。
通常情况下,像田丰这样大胆的提议会引发其他人的反对,比如郭图或辛评。
然而,这一次却出奇地无人回应。
这说明袁绍的部下们因恐惧而变得异常团结,以往的争斗也暂时搁置。
好家伙!“人屠”
都现身了,还想着窝里斗吗?再这么内耗下去,怕是要全军覆没!这充分体现了“人屠”
的威慑力,远超其他称号。
毕竟,“人屠”
象征着极致的杀戮,即便“武圣”
和“战神”
再强大,也难以企及。
想到“杀神”
白起,人们的第一感受往往是恐惧,因为他一生所杀人数之多,令人闻风丧胆。
冀州的文武官员,平日里总是勾心斗角、结党营私。
然而一旦提及“人屠”
徐晓,便立刻噤若寒蝉,连平日里令人厌烦的田丰提出的建议也无人敢反对。
田丰建议联合各路诸侯共同对付徐晓,对此,所有人都深表赞同。
对于郭图等人心生畏惧的对手,徐晓无疑是他们的噩梦。
尽管未曾谋面,但他们对他的恐惧丝毫未减。
毕竟,金榜上的评判绝不会出错,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事实。
既然如此,“人屠”
的称号自然名副其实。
众人只要想到与这样的魔头同处一世,便不寒而栗。
因此,在冀州文武的心中,迅速消灭徐晓才是最佳选择,越快越好。
袁绍听闻田丰的提议后,几乎没有犹豫,便果断同意。
他本人己被“人屠”
二字吓破了胆,深知认怂并非羞耻之事。
徐晓的威名让袁绍瞬间克服了优柔寡断的性格,甚至未向谋士们征求意见,便首接拍板定案。
袁绍决定后,沮授在一旁提醒道:“主公,大雪龙骑需格外警惕。”
他认为金榜的评价清晰明了——“大雪龙骑,马踏六国”
。
这表明徐晓将率领这支强大的军队横扫多个势力。
虽然如今己无真正的六国,但诸侯众多,此言或许意指平定六方诸侯。
袁绍听后,露出疑惑之色,欲进一步探究。
“西凉王虽然消灭了凉州的马腾和韩遂,但即便加上汉中的张鲁,也不过是击败了三个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