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提着一个半米见方、结构极其精密的合金框架模型。模型的核心部位,正是他呕心沥血主导的“蜂巢矩阵缓冲架构”的实体缩小版,用于模拟机甲腿部主承重关节。
无数细小的、排列有序的蜂窝状单元构成了吸能核心。
清北这边,一位专攻材料力学的博士生硬着头皮,带着他们理论推演最优的、采用新型钛锆合金增强设计的传统关节模型上场,结构相对简单,更注重材料本身的强度。
巨大的液压冲击平台发出低沉的嗡鸣,如同苏醒的巨兽。两个模型被分别固定在特制的基座上,正对着那如同攻城锤般的液压撞锤。
“目标:模拟机甲从百米高度硬着陆冲击!三级递增载荷!第一级冲击!标准载荷!开始!”
轰!!!
沉闷如雷的巨响中,液压撞锤带着恐怖的动能狠狠砸下!
清北的钛锆合金关节模型瞬间发出刺耳尖锐的金属扭曲呻吟声!肉眼可见地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形变!传感器显示,关键节点的应力数值瞬间飙红,远超安全阈值!
秦峰的“蜂巢矩阵”模型则发出一阵低沉而均匀的嗡鸣声!精密的蜂窝状结构如同拥有生命般,在冲击力抵达的瞬间,无数微小的蜂窝单元开始有序地变形、塌陷,将恐怖的冲击力层层分散、吸收。
整体框架只是微微一沉,便迅速稳定下来,应力数据稳稳地保持在警戒线之下!
“第二级冲击!120%标准载荷!”
轰隆——!
更加沉重的轰鸣响起!
清北模型发出的扭曲声更加刺耳,一处应力最集中的焊接点附近,崩开了细密如蛛网般的裂纹!模型整体已呈现不可逆的弯曲变形!
“蜂巢矩阵”依旧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蜂窝单元的变形范围扩大,但结构依旧有序,塌陷和吸收的过程均匀高效。嗡鸣声略大,整体框架下沉幅度增加,但依旧保持着结构完整性,应力峰值被有效控制在可接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