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实。依下官看,评为中等足矣。”另一位副主考附议。
卷子被呈至江屿案头,这观点,这风格……江屿心中一动,几乎立刻想到了某位在盛家学堂和国子监都让他印象深刻的“刺头”。
江屿依稀记得原剧中,顾廷烨是因为官家点名之后,才没能考中进士,江屿又看了一遍顾廷烨的答题内容,难怪考不上的,完全就是个大嘴巴,还是淬了毒的大嘴巴。
放下卷子,江屿看向两位副主考,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二位大人顾虑,本官知晓。然,国家取士,首重真知灼见,次在西平八稳。此文虽锋芒毕露,却字字切中时弊,句句首指要害!其所陈‘核实兵额’之策,乃解决‘三冗’顽疾、充实国库之根本!
论据扎实,逻辑严密,非泛泛空谈之辈可比。至于‘蠹虫’、‘硕鼠’之喻,或有失文雅,然其一片赤诚忧国之心,拳拳报国之志,岂因言辞稍锐而掩之?”
江屿顿了顿:“若因惧物议而黜落此等有胆识、有见地、敢为天下先之才,岂非本末倒置,因噎废食?此卷,当列优等!非为其文采,更因其风骨!朝廷所需,正是此等有担当、敢任事之臣!”
江屿拿起朱笔,在卷首郑重地画下一个代表上等的朱圈,力透纸背。
这也算是江屿改变顾廷烨做的第一件事吧,不是因为顾廷烨是剧中男主,也不是带有什么滤镜,单纯是江屿认为顾廷烨在做官效力方面没什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