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将一份密奏推到江屿面前,“有人弹劾他借漕运之便,暗中与江南豪商勾结,侵吞盐利,数额巨大……且可能牵扯到……”赵祯的声音更低,吐出了一个宗室郡王的名字。
此事非同小可!涉及宗室、封疆大吏和敏感的盐利。赵祯选择在朝会后单独召见江屿留身密议。
并且以两人将近十年的羁绊,赵祯对江屿信任己经达到了顶峰,北宋只要是两人一条心,那就怎么也乱不起来。
江屿快速浏览密奏,眼神锐利如刀,沉吟片刻,低声道:“陛下,此事需雷霆手段,亦需万全之策。臣以为,当双管齐下。”
“其一,请陛下密旨,着皇城司干员精干者,即刻南下,明察暗访,务求拿到铁证,尤其要盯紧漕船和盐引交割。”
“其二,臣在政事堂,会以‘核查漕运新政成效’为名,派一得力、嘴严的户部郎中南下‘巡视’,明面上看账目,实则为皇城司打掩护,并稳住王钦若,以防其狗急跳墙,销毁证据。”
“至于那位郡王……”江屿眼中寒光一闪,“在拿到王钦若确凿罪证前,不宜打草惊蛇。但其府邸及与江南往来,亦需皇城司严密监视。”
赵祯听着江屿条理清晰、部署周密的应对,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流露出赞许和依赖:“好!就依怀舟之计!此事机密,除你我及皇城司指挥使外,不得再入第西人耳。
所需人手、文书,卿可便宜行事,首接以政事堂令或密旨调动。”这是赋予江屿在特殊事务上的极大临机专断之权。
“臣遵旨!”江屿肃然领命。君臣二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殿内只闻他们压低的交谈声和偶尔茶盏轻碰的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