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州市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更作为这个项目的核心推动者,唐柠比任何人都清楚,把实验室的“白面面”变成田里实实在在的增产,把实验点变成燎原的星火,中间隔着多少沟坎。?/求!′?书?帮? (?_首×?-发+
推广!普及!
让农民相信、会用、用好!这才是真正的硬骨头。
唐柠揉了揉还有些发沉的额角,打开抽屉,拿出厚厚一沓厚厚的稿纸,拧开钢笔,吸饱黑墨水。
突然手边出现了一杯柠檬水,“你爱我呀,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系统哼着小曲给唐柠加油。
唐柠给系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你成长了,统子。”
她先在最上面一张稿纸的居中位置,用力写下标题:《尿素(碳酸酰胺)农田施用技术指南(初稿)》。
笔尖划过粗糙的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她写得极慢,极认真,每一个字都像在田垄上夯实的脚印。
精准用量,严守红线。
她写下第一条,字迹清晰有力,本品肥效极高,远超传统粪肥及硫铵。
旱地作物(小麦、玉米等)首次试验田亩施用量,严格控制在8-10市斤以内;水田(水稻)酌情减至5-7市斤。务必使用标准秤具称量,严禁凭经验估算!
如何深施覆土以减少氨挥发?
如何结合秋播底肥或开春追肥?
不同作物的关键生育期施用节点?
遭遇秋雨连绵如何调整?
甚至具体到如何用农家常见的碗、瓢配置叶面喷施的溶液浓度……她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细节、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所有农民容易犯的错误,都掰开了揉碎了写进去。-d^a¢n!g`k_a′n~s-h\u^.`c¢o?m`
遇到需要精确计算的地方,便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划拉一阵。
写写停停,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力求让这份指南既科学严谨,又让识字不多的老农能看懂、听明白。
厚厚一沓《施用指南》写完,窗外天色已经暗沉下来。
唐柠甩了甩酸胀的手腕,又铺开一张新稿纸。这次,她写下的标题是:《关于尿素肥料在江州市农村地区示范推广的初步方案》。
身份变了,角度也随之拔高。
这份方案,不仅关乎唐家村一个点,更要着眼全市的推广布局。
核心策略:以点带面,典型引路。
强化示范效应:集中力量抓好唐家村核心试验点。精心遴选有威望、懂技术、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骨干社员作为首批示范户。=*D0\0?·&小?说.?网%? ?~更°%新*最?快·×!
务必设立严格对照田(同地块、同品种、同管理,唯一变量为尿素施用),从秋播开始,全程详细记录作物长势、关键农事操作、最终产量等数据。
组织周边公社、大队干部及社员代表,在关键生育期(如分蘖、拔节、抽穗灌浆)分批现场观摩,用‘眼见为实’打消疑虑……
推广的步骤、宣传的渠道、技术队伍的组建(厂技术员+农技站骨干+农村知识青年)、与各级行政组织的协调联动、初期小批量生产的供应保障、可能遇到的阻力及应对预案。
……
一条条清晰的思路,从她笔下流淌出来,既有政策高度,又贴合农村实际。
灯光下,伏案的身影被拉长。
钢笔里的墨水下去了好几次,稿纸也摞起了厚厚一沓。唐柠揉了揉干涩发胀的眼睛,放下了笔。
唐家村向公社的申请,应该快有结果了吧?
这承载着全厂心血、寄托着乡亲们期盼的白色结晶,能否在唐家村的土地上,在这金色的秋天之后,孕育出来年沉甸甸的丰收?
唐柠轻轻呼出一口气,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一夜饱睡,清晨的凉意带着露水的清新。
唐柠精神抖擞地蹬上自行车,“叮铃铃”清脆的车铃声划破了机关大院清晨的宁静,直奔江州市经济发展办公室。
她怀里揣着的,是昨夜在昏黄灯下熬出来的两份心血:《尿素(碳酸酰胺)农田施用技术指南(初稿)》和《关于尿素肥料在江州市农村地区示范推广的初步方案》。
纸页似乎还带着墨香和沉甸甸的分量。
径直敲开了赵主任办公室的门。赵主任正捧着搪瓷缸子吹茶叶沫子,一见唐柠这风风火火的样子,就知道有大事。
“赵主任!成了!”唐柠声音带着压不住的兴奋,把两份报告“啪”地拍在赵主任桌上,开门见山,“化肥厂,我们自己的尿素,做出来了!样品出来了,就等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