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韦挺的建议,李泰的脸色微微一动。
父皇让他设文学馆,其目的是让他招募天下英才,如果有这三位大儒的加入,天下士子肯定会纷至沓来。
到时候他麾下人才辈出,和太子争位更加有力。
李泰当即说道:“韦挺的建议不错!”
“等过一段时间,本王借着编纂书籍的名义,让父皇把三位大儒任命为文学馆学士!”
现在三位大儒处于舆论的风口,他不适合做太多的动作。
一众幕僚看到魏王如此理智,他们纷纷站起来躬身行礼道。
“殿下圣明!”
...
就在文武百官议论纷纷之时,李承乾好像没有听闻一样。
他除了处理重大国事,其他时间都扑在拼音注释上。
东宫。
崇文馆内。
李承乾和马周慢步在里面查看,崇文馆学士颜相时和马嘉运等人则跟在身后,轻声禀报拼音注释的进度。
身为礼部侍郎的颜相时,还兼任弘文馆、崇文馆两学士。
他看着儒雅威仪的太子,语气激动禀报道。
“太子殿下,根据您的规划,我们己经编撰好《贞观拼音》,而《贞观字典》还需要继续完善内容。”
“再给我们三天时间,我们一定能把《贞观字典》完善好!”
当前收录文字比较全的书籍为《尔雅》,成书于汉朝,全书收录4300多个词语。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重要资料的参考,他们的进度才能如此快速。
不过这本书籍毕竟年代久远,还有许多新字词没有收录进去。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颜侍郎,等你们完成拼音注释,定能青史留名!”
和编写史书不同,《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都是横空出世的神物,历史意义完全不一样。
颜相时和马嘉运等人,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激动的表情。
为了编撰这两样神物,他们己经两个多月没有离开东宫,但是一想到青史留名,他们觉得一切都值得。
李承乾和马周鼓励了众人一番,随后离开崇文馆。
来到明德殿后,马周轻声询问道。
“太子殿下,您为何要把张少詹事,李左庶子和孔祭酒气出东宫?”
“他们都是颇具声望的大儒,把他们留在东宫,对您也有好处。”
听到马周的话,李承乾微微摇了摇头。
他轻声说道:“马詹事,不可否认他们都是才学渊博之人,可这些人并不适合教导孤。”
“孤现在并不需要一群挑我问题的人,而是需要无数像你这种能做事的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