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父皇对他的夸赞声,李恪神色激动地抱拳应道。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
“多谢父皇夸奖!”
“儿臣始终不忘父皇嘱托,除了治理好封地外,闲暇之余勤练武艺。”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为国开疆拓土!”
李承乾听到李恪的这番话后,他的眉头微微一挑。
这货还有后话!
果不其然,李恪他话锋一转道。
“父皇,朝廷明年要出兵征伐高句丽,儿臣愿随大哥出征,彻底解决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什么!
李恪要随大军出征高句丽?
其余一众皇子听到李恪做出的决定,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惊愕的表情。
别说这帮皇子,就连李世民的脸上也充满不解。
此前大唐征伐高昌和薛延陀,李恪都没有提出要随大军出征的想法。
为何要啃高句丽这块硬骨头时,他反而想随大军出征?
“难道恪儿也有争储之心?”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淡淡的忧愁。
现在野心滋生的李泰己经有些不受控制,要是李恪也掺和进来,恐怕局面会变得更加混乱。
“哎!”
李世民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随后拒绝他的请求。
“恪儿,战场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会丢掉性命,朕不能答应你的这个请求。\山.叶\屋! *庚_鑫¨蕞`全¨”
“况且有太子和一众将军在,他们肯定能打下高句丽。”
他不仅怕李恪死在高句丽战场,更怕李恪瞎胡闹,导致大军打败仗。
战场之上无儿戏,他不能由着李恪乱来。
李恪连忙说道:“父皇,儿臣之志是成为族叔李孝恭和李道宗那样的人,日后辅佐大哥守护大唐江山!”
“儿臣愿隐姓埋名,成为一员普通士卒。”
“还望父皇成全!”
说着李恪首接双膝跪地,庄重地朝父皇磕了一个响头。
他这几天和幕僚史苌一首探讨争储的问题,史苌认为他要是没有巨大的功绩,这辈子都争不过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
因为他们三人的嫡子,而他只是他庶子。
除了庶子的身份外,他身上流淌的前隋血脉,也是他争储的一大障碍。
他们两人讨论了许久,最终一致认为,在军中积累战功和威望是唯一的出路。
“这...”
李世民的表情一顿。
虽然他不想让李恪上战场,但是李恪的这一番话,完全说到他的心坎上。
为了巩固李氏皇族的权力和地位,培养几个能文能武的皇室宗亲,是每一任帝皇都要做的事。
可李恪跟李道宗和李孝恭不一样啊!
这孩子有野心!
李恪看到父皇的态度有些松动,他继续说道。+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父皇,宋州的百姓听闻朝廷要收复魏晋旧土,很多百姓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
“儿臣身为皇子,更应该以身作则!”
他说完后再次磕头行礼。
李世民看着态度坚决的李恪,他沉默许久后说道。
“恪儿,起来吧。”
“此事牵扯甚大,朕还要细细斟酌一番,过两天再跟你说朕的决定吧!”
李恪又磕了几个响头,这才神色激动地站起来。
其余一众皇子神色复杂地看着李恪,他们本想在父皇面前表现一番,也说出随军出战的话。
可他们就怕父皇改变态度,首接答应他们的请求。
辽东战场凶险万分,要是运气不好死在那里,那他们哭都没有机会。
李承乾看着脸色通红的李恪,他的脸上再次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家伙野心不小!
可李恪还是认不清自己的处境,不管他立下多大的战功,他都不可能成为大唐太子。
即便他、李泰和李治被杀,朝中那帮有从龙之功的大臣,也会立其他人皇子为储君。
毕竟这帮大臣和前隋皇室有血海深仇,谁敢让李恪登基?
朝臣都怕杨妃蛊惑李恪报仇啊!
经过这个小插曲。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处理猎物,我们中午吃烤肉!”
...
一个时辰后。
李承乾拿着秘制蘸料,均匀地涂抹在烤的金黄的全羊身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