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是不知道,很容易出问题。”
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几个关键点,又让团队成员配合更换了几根适配线缆,并重新校准了传感器参数。
整整两个小时,大家屏息凝神地看着专家操作,仿佛在看一场精密的手术。终于,在最后一次重启后,屏幕上跳出了熟悉的启动界面。
“成了!”小赵激动地跳了起来。
“等等,先别急着庆祝。”专家笑了笑,“还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运行稳定。”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设备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数据也开始流畅传输。质检模块成功识别出一块样品玻璃的微小瑕疵,能耗监控系统也实时显示出当前用电情况。
“可以了。”专家合上工具箱,“这套系统现在算是正式上线了。”
刘好仃握着他的手,真诚地说:“谢谢您,真是雪中送炭。”
“不用客气。”专家拍拍他的肩膀,“记住,技术引进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维护和优化才是关键。”
送走专家后,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望着那台刚刚投入使用的智能设备,心里说不出的踏实。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映在他脸上,暖洋洋的。
“不容易啊。”他喃喃道。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小李。
“刘哥,你说接下来会不会还有别的问题?”
刘好仃回头笑了笑:“肯定会有,但咱不是一路都在解决问题嘛?”
他转过身,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走吧,去吃午饭。下午还得继续调试另一套系统呢。”
饭堂里飘来阵阵香气,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而在这座平凡的厂房里,一场静悄悄的技术变革,正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