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像咱们修设备,不是等它坏了才画图纸。先有个影子,再一点点描实。五年后的目标虽然遥远,但它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的声音沉稳而冷静,仿佛在告诉大家,只要有方向,就不怕路途遥远。
小张已经在本子上记了起来,他的笔速很快,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信息。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本子,手指不停地书写着,边写边念:“短期——补短板;中期——建信任;长期——立标准。”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个计划之中,思考着如何将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他的手指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轻轻敲了敲,“目标、能力、风险,三样缺一不可。咱们定目标,也得看自己有几斤几两,还得想清楚摔一跤会不会爬不起来。”他的声音沉稳而冷静,仿佛在提醒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个计划,不能盲目乐观,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小李举手,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眉头紧皱,仿佛这个担忧已经在他心中压抑了很久。他说道:“那风险呢?我先说——语言!咱们连邮件都看不懂,怎么跟人家谈认证?”他的眉头紧皱,仿佛这个问题是他心中最大的担忧,害怕语言障碍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刘好仃在“风险”一角写下“语言壁垒”四个字,他写得很用力,仿佛要把这个问题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他圈了三遍,然后说道:“这事儿不能拖。但也不用现在就报英语班。先找人翻译关键文件,边用边学。等真要谈判了,咱们至少能指着图表说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坚定和自信,仿佛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让大家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老周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认同,然后又说道:“还有设备。咱们的炉温系统老是飘,客户要实时数据,咱们拿什么交?”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仿佛这个问题又像一块石头压在了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重。
“不急着换。”刘好仃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和智慧,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先用现有的系统,把数据记录做扎实。咱们不是有《液温响应趋势图》吗?把每天的波动标出来,问题出在哪,修在哪。修一次,记一次,慢慢攒出‘稳定’的证据。”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仿佛在强调自己的观点,让大家明白,解决问题不一定非要大动干戈,有时候从细节入手,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张突然说:“要不,咱们先拿镀膜线试?它最近故障少,数据也全。”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想要通过这个突破口打开国际认证的大门。
刘好仃看了他一眼,笑了,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调侃,说道:“你这是想让产线‘内卷’啊?”大家都笑了,那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打破了原本有些压抑的气氛,让大家都感到轻松了一些。
“但方向对。”刘好仃在白板上镀膜线的位置画了个圈,他的笔尖在圆圈上点了点,“就它了。先让它成为咱们第一个‘认证示范线’。出了问题,咱们有记录;没问题,咱们有数据。反正——让图说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小李搓了搓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干劲,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他说道:“那下一步呢?总不能光在这儿画饼。”
“不画饼,写方案。”刘好仃从日志本里撕下三页纸,他的动作干净利落,然后将分别写下“目标篇”“路径篇”“保障篇”的纸贴在白板上,他的手指轻轻按压着纸张,仿佛在为这个即将展开的方案注入力量。“咱们不为上报,不为审批,就为把脑子理清楚。写出来,就不容易忘。”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执着和认真,仿佛这个方案就是他的孩子,他要用心去呵护它,让它茁壮成长。
老周看着那三张纸,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担忧地说道:“可谁写?写完了放哪?别最后又变成抽屉里的废纸。”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仿佛担心这个方案会像以往的一些计划一样无疾而终,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不会。”刘好仃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方案成功实施的画面。“咱们每天花十分钟聊,那就每周花一小时写。写一点,存一点。等攒够了,自然有人看见。”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仿佛在强调自己的决心,让大家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小张问:“那分工呢?”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想要尽快确定自己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