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棠没敢逗他,因为毕竟是在公共区域,万一突然冒出个家人,那他俩的面子还要不要了。·完/本`神,站^ -更_新!最*全?
“行,好久没有吃粥了。”
沈知棠含笑回应,二人坐定,一起吃早餐。
他们才动筷,伍远宁就出现了。
沈知棠不由庆幸,自己方才虽然起了心思,但没逗伍远征,要不然,现在就会被伍远宁抓包了。
“三哥,三嫂,早啊!”
伍远宁性格爽朗,沈知棠己经确定她不是一个弯弯绕绕的人,因此也很喜欢她,便笑说:
“早,远宁,今天要上早班吗?”
伍远宁在少年宫担任教职,还是比较清闲的。
因为有时候要加夜班,所以她可以补休,因此就会出现工作日大家都上班,她还在家里溜达的情形。
“要的,现在上早班还好了,反而上夜班,我心里怕怕的,杨杨哥啥时候能把凶手抓捕归案啊!”
伍远宁感慨。
“远宁,这段时间不要独自走夜路,如果有夜班,家安不能送你的话,就打电话回家,我去接你。”
伍远征断不容辞地道。
“好。三哥真好!”伍远宁嘴很甜。
沈知棠吃完早餐,便和伍远征去她在京城的宅子。-我!的\书,城? -更,新_最,快_
这套宅子,其实是沈知棠从外公的宝箱里翻出来的。
那个箱子里,竟然全是房子的钥匙。
钥匙装在不同信封里,每个信封有若干把相同的钥匙,还配有简短的说明字条。
比如京城这套,在信封字条里,备注的就是:京城新月胡同128号,国家奖励上交资产房产。
最让沈知棠觉得新奇有趣的是,外公的房产,不光分布在国内,还遍布全世界。
阿美利卡、法国、英国、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德国,到处都有外公的房产。
而且,这些房产的地段都十分黄金,基本位于当地最昂贵的富人区,市中心。
此外,挪威、西班牙、南非这些国家,同样也配置有房产。
这些房产,有的是豪华公寓,有的是别墅,在英国,甚至还有一座乡下的农庄和城堡。
沈知棠从外公放在箱子里的介绍信得知,这些房地产,并不是闲置,而是通过他办理的信托基金在运作流通。
房子有专业人士打理,或出租,或有人定期维护。
而房子维护的经费,也是从租金中调拨。
沈知棠有点无语地想,外公真是赚钱的天才,他己经把自己未来的路都铺好了。0*0,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等政策宽松了,国门开放了,她可以出国了,就能和信托基金联系上。
信托基金的机制沈知棠也了解了七七八八,知道他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是让小辈无忧承接长辈资产的一种理想方式。
虽然如此,也不知道信托基金打理得如何?
按道理,现在是进入了全世界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也是国外经济运行的上升期,外公在全世界的资产,只要不赚都算亏。
伍远征开车,二人很快就到了同在二环的新月胡同。
这片胡同的建筑,都是明清以来的老建筑了,历史上就是有名的存在,胡同里还有一些王爷府、名人故旧啥的。
沈知棠看了下表,车从伍家开到这,也不过15分钟,还是挺近的。
伍远征把车停进空地里,观察了下道:
“128号,就是这幢了,在路头,不错啊,边上这块多出来的空地,正好可以停两辆车。”
沈知棠还是第一次来这幢宅子,她走到门前,就见宅子青砖灰瓦,呈现明显的明清风格,门楼精致,她上前用手中的钥匙打开了门。
两扇朱漆大门被她用双手推开,“吱呀”一声,就见院子里并未如她想像的,杂草丛生,显露败相。
相反,院子里花木扶疏,井井有条,好似主人昨天还住在这里一般。
沈知棠怔住了。
她从外公的宝箱里知道这幢宅子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维护得这么好,应该还是有人手在不时进行清洁打理。
“远征哥,看样子不用另外叫人手来整理了,我感觉,这幢宅子,有人。”
伍远征踏步进来,也大感吃惊,点头说:
“没错,肯定有人在维护,不然这么多年没人住,早就杂草丛生了。
你知道可能是谁在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