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此事……断不可张扬!”皇帝知道,若贸然认下李珩,或打破现有格局,甚至会动摇国本,毕竟,李珩是先皇后所出嫡子,更是他的嫡长子!若让朝臣得知寻回了真正的皇长子,恐怕……。-p′f·w^x¨w`._n?e/t\
这一声叹息,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说的东西——失而复得的狂喜,得而复失的恐惧,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重重忧虑。
良久,皇帝才缓缓睁开眼,眼神己恢复了帝王的深沉与冷静,只是那眼底深处,依旧残留着浓得化不开的哀伤与疲惫。他最后深深地、眷恋地看了一眼床上昏迷不醒的李珩,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进心里。然后,他决然地转身,步履沉重地走向门口。
重新回到正堂,堂内众人依旧垂手肃立,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皇帝的目光扫过众人,在秦可卿和林黛玉苍白却强撑镇定的脸上停顿片刻,沉声道:
“戴权。”
“老奴在。”
“留几个得力的人在此,日夜轮值,等候消息。”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珩儿……李珩若醒,无论何时,即刻回报于朕!”
“遵旨。”戴权躬身领命。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秦可卿和林黛玉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许,带着帝王的关切:“林氏,秦氏,尔等好生保重,照料好他。”他又看向侍立在旁、气息沉稳的无痕,“府中一应事务,务必打理周全!护住你家主子……。~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
“臣妇(小人)遵旨。”可卿、黛玉、无痕连忙躬身应道。
皇帝的目光扫视众人,最终落在了站在角落、眼睛哭得红肿如桃、小脸煞白的惊鸿身上。
“你……便是那惊鸿丫头?”皇帝的声音温和了许多。
惊鸿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吓得一哆嗦,连忙上前几步,怯生生地跪下:“是……奴婢惊鸿,叩见陛下。”
“起来回话。”皇帝看着这个一路陪伴李珩从江陵到金陵、情同兄妹的小丫头,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暖意,“朕听闻,你与他情谊深厚,一路相伴,不离不弃……很好!忠义可嘉!朕心甚慰!”皇帝毫不吝啬地夸赞了几句。
惊鸿受宠若惊,又想到重伤的爷,悲从中来,眼圈又红了,哽咽着谢恩:“谢……谢陛下……奴婢……奴婢只盼我家爷,能好起来……”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不经意间掠过人群,落在了同样眼圈微红、却强自镇定、低眉垂首侍立在李纨身后的薛宝钗身上。她虽也因担忧而落泪,但那份端庄沉静的气度,在满堂惊惶中显得格外不同。
“那……是何人?”皇帝随口问道。
宝钗心头一跳,连忙上前盈盈下拜:“民女薛氏宝钗,紫薇舍人之后,参见陛下。,萝+拉?暁¢税? .勉^沸¢跃_黩-”
“薛氏……”皇帝若有所思地低语了一句,目光在宝钗那温婉端丽、梨花带雨的面容上停留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考量,随即,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并未再多言,仿佛只是记下了这个名字。
“起驾回宫。”皇帝收回目光,不再停留,转身在戴权及御林军的簇拥下,大步走出了归宁伯府。那玄色的身影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留下满府依旧沉浸在巨大震惊、悲伤与惶恐之中的众人,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皇家威压与未解之谜。
皇帝沉重的脚步声与戴权小心翼翼的伴随声,渐渐消失在通往正堂的廊道尽头。内室的门扉被无声地合拢,隔绝了外面的世界。烛火摇曳,药香与血腥气依旧浓重。
就在门扉关上的刹那,床榻之上,那原本紧闭双目、气息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的李珩,眼睑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随即,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悄然睁开了一条缝隙!眼神清明锐利,哪里还有半分濒死的迷离?他静静地侧耳倾听,确认皇帝和戴权确己远离,紧绷的身体才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
片刻后,轻微的脚步声再次靠近。紫鹃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面色苍白、泪痕未干的黛玉,轻轻推门而入。黛玉那双含情目红肿如桃,写满了无尽的忧虑与哀伤。当她抬眸望向床榻,目光触及那双己然睁开、正静静凝视着她的眼眸时——
“啊!珩……哥哥!”黛玉一声短促的惊呼,瞬间用纤手捂住了自己的嘴!那双原本黯淡的美眸骤然睁大,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与惊愕!清泪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不受控制地再次汹涌而出,顺着她苍白细腻的脸颊滚滚滑落。巨大的冲击让她娇躯微颤,几乎站立不稳,全靠紫鹃用力搀扶。
李珩看着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