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被敲闷棍!爆捶众禽 > 第45章 记者来了

第45章 记者来了

回到后勤处,娄晓娥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快步迎上。/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姜楠,你来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眼神亮晶晶的,像是有话想问,又有点不好意思。

姜楠看她一眼,昨晚那个昏暗角落里的柔软触感和短暂的唇间相触,仿佛还在。

他微微点头:“嗯,李厂长找我说了点事。”

“什么事啊?好事坏事?”娄晓娥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眼里的关切藏不住。

“好事。”姜楠嘴角扬了扬。

娄晓娥眼睛更亮了,还想追问,后勤处的王科长清了清嗓子,走了过来:

“姜楠同志,手头工作先放一放,宣传科的同志马上过来,说是有记者要来采访你。”

“采访我?”姜楠故作惊讶,心里却明镜似的。

“可不是嘛!”王科长脸上也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笑意。

“你那首《钢铁战士》现在可是咱们厂的骄傲,听说市报社都惊动了,要给你做专访呢!”

这话一出,整个后勤处都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小声的议论。

“专访?乖乖,姜楠这下可真出名了!”

“烈士子女,有才华,厂领导又器重,这以后前途无量啊!”

“可不是,咱们后勤处也跟着沾光。-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

娄晓娥惊喜地捂住了嘴,看向姜楠的眼神里,崇拜和骄傲几乎要溢出来:

“姜楠,你太厉害了!我就知道!”

【叮!来自娄晓娥的崇拜、喜悦情绪+250!】

【叮!来自后勤处同事的羡慕、惊讶情绪+350!】

姜楠对着娄晓娥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只有两人才懂的默契。

没过多久,宣传科的干事领着两位记者走了进来。

一位年纪稍长,戴着黑框眼镜,神情沉稳,手里拿着个笔记本。

另一位年轻些,背着相机,眼神里满是好奇和兴奋,一进来就西处打量。

“这位就是姜楠同志吧?”年长记者伸出手,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

李副厂长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了后勤处门口,满面春风地走进来:

“哈哈,老张,小刘,欢迎欢迎!”

“这位就是我们厂的优秀青年工人,姜楠同志!”

他热情地介绍,仿佛姜楠是他亲手栽培的得意门生。

王科长连忙招呼着腾出一张桌子,又搬来几把椅子。

采访就在后勤处简陋的办公室里开始了。

“姜楠同志,你好,我是市报社记者张明,”年长记者先开口。·k+u!a.i·k·a.n!x!s¢w?.¨c,o·m¢

“这位是摄影记者刘毅。”

姜楠礼貌点头:“张记者好,刘记者好。”

“姜楠同志,你创作的《钢铁战士》这首歌,现在反响非常热烈啊。”张记者打开笔记本。

“能谈谈你创作这首歌的初衷和灵感来源吗?”

后勤处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娄晓娥更是紧张地握紧了拳头,一双美目紧紧盯着姜楠。

姜楠沉吟片刻,语气诚恳:“初衷其实很简单。”

“作为一名轧钢厂的工人,我每天看到的是同志们火热的劳动场景,感受到的是大家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干劲。”

“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至于灵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高耸的烟囱和忙碌的厂区。”

“灵感就来源于我们每一位普通的工人,来源于我们火红的年代。”

“我父母是烈士,他们用生命保卫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用汗水和智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这首歌,也是想表达我们工人阶级继往开来,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决心。”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突出了集体,又点到了个人背景,还巧妙地升华了主题。

张记者频频点头,笔下刷刷地记录着。

年轻的刘记者则抓拍了好几张姜楠认真回答问题的照片。

【叮!来自张明(记者)的认可、欣赏情绪+150!】

【叮!来自刘毅(记者)的敬佩、好奇情绪+120!】

“说得好!”李副厂长在一旁适时地鼓掌称赞。

“姜楠同志不仅歌写得好,思想觉悟也高啊!”

“这正是我们轧钢厂工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