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39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三》

第39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三》

们对于孤独、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入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人们对于真挚情感和心灵契合的追求都是永恒的。这种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和追求,使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

解析: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 解析: “闲夜”描绘出夜晚静谧、闲适的氛围,没有世俗的喧嚣与纷扰。“肃清”进一步强调环境的清幽、寂静,仿佛世间万物都沉浸在一片安宁之中。“朗月”指明亮的月亮,它洒下皎洁的光辉,照亮了“轩”,即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此句通过对时间(闲夜)和环境(朗月照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孤独、寂寥的情感基调。诗人在这样的夜晚,独自面对朗月,内心的思绪也随之被引发,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 解析: “微风”轻拂,吹动了“袿”,“袿”通常指妇女的上衣,这里也可泛指衣裳,微风动袿给人一种轻柔、灵动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组帐”是华美的床帐,“高褰”表示高高地卷起。微风吹动衣裳,床帐高高卷起,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独处状态。在这寂静的夜晚,诗人身边没有他人相伴,唯有微风、袿衣和高卷的床帐,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 解析: “旨酒”指美酒,“盈樽”表明酒杯已满,象征着丰盛与美好。然而,如此香醇的美酒,却“莫与交欢”,即没有人与诗人一同欢乐地畅饮。美酒本应是人们欢聚时共享的佳酿,此时却无人与诗人共饮,这种反差深刻地体现出诗人的孤独。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将内心的孤独感直接呈现出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面对美酒却无人分享的落寞。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 解析: “鸣琴”指琴,“在御”表示就在面前。琴是古代文人寄托情感、抒发志趣的重要乐器,当诗人面对眼前的琴时,却发出“谁与鼓弹”的感慨,即有谁能与我一起弹奏呢?这一问句,强化了无人与诗人共同弹奏琴曲、交流情感的孤独感。琴音本可传达心声,而此刻却无人倾听、无人和鸣,诗人内心对知音的渴望愈发强烈,孤独的情绪也进一步加深。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 解析: “仰慕”表达出诗人对某些人的敬重与向往之情,“同趣”指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诗人表明自己敬仰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爱好、人生志趣的人。“其馨若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些志同道合之人的美好品德比作兰花的芬芳。兰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典雅,这里以兰喻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心中对知音的美好想象,体现了诗人对知音的高度赞美与精神层面的追求。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 解析: “佳人”在这里并非单纯指美貌的女子,而是象征着诗人所渴望的志同道合的知音。“不存”说明这些知音并不在诗人身边,这种现实与诗人内心渴望的巨大落差,让诗人不禁发出“能不永叹”的感慨。“永叹”即长久的叹息,这一叹息饱含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深深无奈与遗憾,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之情推向了极致,使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在追求精神共鸣过程中的失落与惆怅。

……

句译: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译:静谧的夜晚,一片清幽寂静,明朗的月光洒落在轩窗前。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译:微风轻轻拂动着衣裳,华美的床帐高高地卷起。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译:甘醇的美酒斟满了酒杯,却没有人与我一同欢乐畅饮。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译:琴就摆在眼前,可有谁能与我一起弹奏呢?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译:我仰慕那些与我志趣相投的人,他们的品德如同兰花般芬芳。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译:可惜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如今不在身边,又怎能不让我长久叹息呢!

……

全译:

宁静的夜晚,四下清幽静谧,明朗的月光,倾洒在轩窗之上。

微风轻柔,撩动着衣裳,精美的床帐,高高地卷敞。

甘美的酒浆,盈满了酒杯,却无人与我,共赴这欢乐时光。

琴儿就安放在眼前,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抚弦弹唱?

我倾慕那些志趣相投的人啊,他们的品德如兰花般馥郁芬芳。

可如今,这些知心的人儿不在身旁,叫我怎能不发出长久的喟叹与感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