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81章 陶渊明《自祭文》

第81章 陶渊明《自祭文》

认为自己能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余今斯化,可以无恨”,“斯化”指即将死去,表明自己如今即将离世,可以没有遗憾。此句表达了他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因为认识到命运的必然性,所以能平静地接受死亡,体现出一种超脱生死的智慧。

17.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 解析:“寿涉百龄”表示自己年近百岁(古人以百岁为上寿,此处为虚指,形容年事已高)。“身慕肥遁”,“肥遁”指隐居,说明自己一生羡慕并践行隐居的生活方式。“从老得终”强调能够自然终老。“奚所复恋!”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自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满足以及对死亡的坦然,表明一生追求隐居,自然终老,已无遗憾。

18. 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 解析:“寒暑逾迈”指时光流逝。“亡既异存”强调死亡与生存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外姻晨来,良友宵奔”描绘了得知陶渊明去世后,姻亲清晨赶来,好友夜晚急忙奔赴的情景,表现出亲友们对他的关心与不舍。“葬之中野,以安其魂”说明将他安葬在荒野之中,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丧葬方式,也体现出对逝者灵魂安息的祈愿。

19.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 解析:“窅窅我行”,“窅窅”形容深远的样子,仿佛能看到陶渊明的灵魂渐行渐远。“萧萧墓门”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萧萧”有萧瑟之意。“奢耻宋臣”,“宋臣”指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他为自己建造奢华的石椁,三年都没完成,陶渊明以这种奢侈厚葬为耻。“俭笑王孙”,“王孙”指西汉的杨王孙,他主张裸葬,过于节俭,陶渊明对此表示嘲笑。“廓兮已灭,慨焉已遐”表达一切都已消逝,感慨也已远去。“不封不树”指坟墓不封土堆,不植树,这是一种简单的丧葬方式。“日月遂过”表明时光依旧流逝,体现出陶渊明对丧葬的看法,既不赞成奢侈厚葬,也不认同过度节俭,主张回归自然、简单的安葬方式,同时表达出对生死的超脱,认为无论怎样,时光都会继续流转。

20.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 解析:“匪贵前誉,孰重后歌?”意思是不看重生前的荣誉,又怎会重视死后的歌颂呢?表明陶渊明不在乎世俗对自己生前身后的评价,体现出他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感慨人生在世实在艰难,但死亡又能怎样呢?再次强调了他对生死的豁达,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不必过于担忧。最后“呜呼哀哉!”发出悲叹,虽然前文表达了豁达的态度,但面对生命终结,仍忍不住发出哀伤之情,使情感更加真实,也为全文画上了一个带有复杂情感的句号。

……

句译:

1.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时在丁卯年,节气正值九月。天气寒冷,夜晚漫长,风的气息透着萧瑟,鸿雁正在南飞,草木枯黄凋零。

2.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我陶渊明即将告别这世间如同客舍般的暂居之所,永远回归到生命的本源之处(指死亡)。

3.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老朋友们怀着凄凉悲痛之情,今晚一同来为我饯行送别。

4.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他们献上精美的蔬菜,斟上清醇的美酒(进行祭祀)。

5.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等待看到我的容颜,却已模糊不清,聆听我的声音,也愈发渺茫。

6. 呜呼哀哉!

唉,悲痛啊!

7.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茫茫的大地,悠悠的天空,它们孕育了世间万物,我得以托生为人。

8.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自从我成为人后,遭遇命运的贫困,盛饭的箪和取水的瓢常常空无一物,冬天还穿着夏天的粗布衣服。

9.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

我怀着欢乐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薪边走边唱歌,在昏暗的柴门里,从早到晚操持着自己的生活。

10. 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春秋季节交替变化,田园中有农事要做,我除草播种,作物得以生长繁殖。

11. 欣以素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