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128章 陆机《君子行》

第128章 陆机《君子行》

情景。“翻覆若波澜”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人生福祸的交替变化比作波澜起伏,形象地说明了人生境遇充满变数,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浪,难以捉摸,进一步强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 解析:“去疾”指摆脱疾病或困苦,诗人认为人们以为摆脱了某种疾苦,实际上灾祸可能离得并不遥远。“疑似”指看似好像、难以确定的情况,这种模棱两可的状况往往会引发真正的祸患。此句强调人生中危险和祸患常常潜藏在看似平静或无害的表象之下,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4.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 解析:从字面意思看,靠近火自然会感觉到热,踩在冰上难道会不畏惧寒冷吗?这里运用象征手法,以靠近火必然感受热、踩冰必然觉寒冷,象征着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在人生中,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往往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就像这些自然现象一样,是合乎常理且不可避免的,让读者思考自身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联。

5.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 解析: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掇蜂”说的是春秋时期,后母为了陷害前妻之子,在孩子父亲面前用手掇蜂,假装孩子要伤害她,致使父亲误解儿子,破坏了父子间的天然亲情,即“灭天道”(这里的“天道”可理解为父子间的天性、常理)。“拾尘”典故源自孔子与其弟子颜回。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困,颜回讨米做饭,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心生疑惑。后来才发现是饭上有灰尘,颜回觉得弃之可惜便吃掉了。孔子感慨自己差点误解了颜回。这两个典故都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即使是父子、师徒这样亲近的关系也难以避免,反映出人心的复杂和信任的脆弱。

6.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 解析:“逐臣”指被君主放逐的臣子,一旦臣子被放逐,往往失去权势地位,一无所有。“弃友”表示被朋友抛弃。诗人感慨被放逐的臣子已失去一切,而被朋友抛弃也并非罕见之事,没什么值得特别叹息的。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悲哀,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往往会遭受他人的疏离和抛弃,体现了人性在利益和困境面前的凉薄。

7.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 解析:“福钟”即福气降临,“恒”表示常常,“兆”指征兆。意思是福气的到来通常会有一些预兆。“祸集”指灾祸汇聚,“无端”即没有缘由,诗人认为灾祸的发生并非毫无原因。此句阐述了祸福产生的因果关系,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留意那些可能预示着祸福的细微迹象,善于从日常现象中洞察事物发展的趋势,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8.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 解析:“天损”指上天造成的损失,比如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等带来的损害,诗人认为这种损失往往难以推辞和抗拒,人们只能坦然面对。“人益”指通过人为努力而获得的增益、好处,对于这种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人们应该感到欢喜和欣慰。此句传达出一种面对命运的豁达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自然因素时保持平和心态,同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努力去追求美好生活。

9.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 解析:“朗鉴”意为明智的鉴察、洞察世事的能力。“远假”指远求,“取之在倾冠”意思是低头看看帽子倾斜的情况就能获得启示(有一种说法认为帽子倾斜是日常小事,从这类小事中可获得对世事的洞察)。诗人认为,要获得明智地洞察世事的能力,不必向远处寻求高深的道理或方法,从身边的小事中就能有所领悟。此句引导人们关注生活细节,善于从日常点滴中汲取智慧,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10.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 解析:“近情”指人之常情,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过度自信的状态,即“苦自信”。这种过度自信往往会让人忽略潜在的危险和问题。而“君子防未然”则点明主旨,告诫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应该在祸患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做好防范准备。此句总结全诗,强调了要有忧患意识,克服盲目自信,提前规划,防患于未然,这是应对复杂多变的人生和社会的重要原则。

……

句译:

1.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

自然的规律平坦又简易,人间的道路险恶且艰难。

2.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吉祥与灾祸相互紧跟,人生起伏如同波澜。

3. 去疾苦不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