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346章 吴迈远《杞梁妻》

第346章 吴迈远《杞梁妻》

杞梁妻

吴迈远

灯竭从初明,兰凋犹早薰。*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扼腕非一代,千载炳遗文。

贞夫沦莒役,杜吊结齐君。

惊心眩白日,长洲崩秋云。

精微贯穹旻,高城为隳坟。

行人既迷径,飞鸟亦失群。

壮哉金石躯,出门形影分。

一随尘壤消,声誉谁共论。

裂帛为离书,挥泪上参云。

……

赏析:

《杞梁妻》是吴迈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它以杞梁妻的故事为题材,深入挖掘这一古老传说蕴含的情感与意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一、主题情感

1. 深刻的悲剧表达:诗歌围绕杞梁妻的悲剧展开,通过对杞梁战死、杞梁妻哀恸等情节的描述,深刻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家破人亡之痛,将个体的悲剧置于宏大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引发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2. 对忠贞爱情的歌颂:诗中刻画了杞梁妻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她拒绝齐君郊外吊唁,坚守对亡夫的情义,这种生死相依的爱情在悲剧中愈发显得真挚动人,是诗歌着力歌颂的对象。

二、艺术特色

1. 比兴手法开篇:“灯竭从初明,兰凋犹早薰”,运用比兴。灯从初明到燃尽,兰虽凋零仍留香气,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为全诗奠定了哀伤基调,含蓄地暗示了杞梁妻悲剧的命运,同时引发读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2. 夸张与想象交织:“惊心眩白日,长洲崩秋云。精微贯穹旻,高城为隳坟”,诗人运用夸张与想象,将杞梁妻的悲痛之情渲染到极致。她的哀伤令白日惊心、秋云崩塌,精诚之气能贯通天地,致使高城塌陷成坟。这些描写突破现实束缚,以奇幻的景象强化了情感的冲击力,生动展现出杞梁妻悲痛的巨大力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与情感震撼。

3. 环境烘托:“行人既迷径,飞鸟亦失群”,描绘行人迷失道路、飞鸟失去群伴的场景,从侧面烘托出杞梁妻悲剧的强烈影响,营造出一种混乱、迷茫的氛围,强化了悲剧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这一悲剧带来的冲击与悲痛。{?;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

4. 叙事与抒情融合:诗歌在叙述杞梁战死、杞梁妻拒绝吊唁等故事的过程中,融入了强烈的抒情。如“裂帛为离书,挥泪上参云”,在讲述杞梁妻撕裂丝帛写离书这一行为时,“挥泪上参云”的抒情,将她对丈夫的思念、悲痛与不舍之情推向高潮,使叙事为抒情服务,抒情又深化了叙事的情感内涵,两者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构层次

1. 先声夺人,引出故事:开篇以比兴手法营造悲剧氛围,随后“扼腕非一代,千载炳遗文”点明杞梁妻故事的流传之久,自然引出对杞梁妻具体故事的叙述。

2. 叙述故事,强化情感:从“贞夫沦莒役”到“飞鸟亦失群”,详细叙述杞梁战死、杞梁妻拒绝齐君吊唁以及她的悲痛引发的种种震撼场景,逐步强化悲剧情感,将读者带入这一悲伤情境之中。

3. 结尾抒情,余韵悠长:“壮哉金石躯”至结尾,在对杞梁与杞梁妻命运感慨的基础上,以杞梁妻裂帛写离书、挥泪上云的场景收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诗歌的悲剧情感在结尾处仍久久回荡,余韵无穷。

……

解析:

1. 灯竭从初明,兰凋犹早薰

- 解析:此句运用比兴手法。“灯竭从初明”,描绘油灯从最初明亮逐渐燃尽,象征生命如同灯火般由盛转衰,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兰凋犹早薰”,兰花虽已凋零,但仍残留着早些时候的芬芳,寓意美好事物即便消逝,其曾经的美好仍有迹可循。这两句从侧面烘托出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哀伤、惋惜的基调,暗示着即将讲述的杞梁妻故事也如这灯灭、兰凋一般,是充满悲剧色彩的。

2. 扼腕非一代,千载炳遗文

- 解析:“扼腕”表达人们对某事感到惋惜、悲痛而发出的叹息动作,这里指人们对杞梁妻故事的痛惜之情。?8\8`d,u^s_h*u+w+a`n\g~._c,o.m!此句表明,为杞梁妻的遭遇而痛心疾首的并非仅仅一代人,这个故事历经千年,依旧在流传的文字中闪耀光辉。强调了杞梁妻故事的影响力深远,其蕴含的悲剧情感和精神价值跨越时空,始终能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共鸣。

3. 贞夫沦莒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