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奉天靖难后,我在大明开酒馆 > 第341章 上策,换家战略

第341章 上策,换家战略

独特的理论体系,这套被称为“风水术”的学问。

虽带有浓厚的玄学色彩,却也并非全无价值。

正是依托风水古籍中对山川地势、气场流转的记载,后世考古学家得以揭开一座座古墓,让尘封的历史与瑰宝重现于世。

就在三人沉思之际,陈羽喝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

“这便是自洪武年间始,大明始终未将南方诸部视作威胁,反而在南部划定诸多不争之国,还持续向北方土地更为贫瘠之处开疆拓土的缘由。′求¢书~帮` !蕪-错.内_容_”

“也由气温与降水来看,当天灾来临的时候,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毕竟天灾来临之际,游牧民族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差,若不劫掠甚至攻入农耕民族,等待他们的下场很只有死路一条!”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国家当属楼兰。”

陈羽说道这,清了清嗓子,吟起了诗: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杜甫: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岑参: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李白:愿将腰下剑,首为斩楼兰。

高适: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朱棣与夏原吉听后对视一眼,都有些忍俊不禁。

陈羽顿了顿,说道:“就像是大唐时期有一种观念,诗人不写斩楼兰的诗,就不是诗人一样,这并不是说楼兰得罪了谁,而是楼兰有段时间疯狂的侵袭大唐商队!致使大唐境内有了一种对楼兰人人得而诛之的想法。”

“可最终楼兰这位在当时西域也能排的上号的国家,却并不是亡于大唐之手,而是气温与降水,将其活生生的拖死。”

“唐朝前期,楼兰地处孔雀河,草美畜肥,与大唐也是和睦相处;可到了唐朝中期,小冰河时期来临,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楼兰最终不得不依靠农耕民族续命。而显然当时的大唐虽国力衰弱,却也不是一个楼兰能够撼动的,最终楼兰亡国!”

话落,朱棣与夏原吉二人心中皆是震撼不己。

这份震撼,纯粹源于一个曾与强盛无比大唐交锋的国度,竟如此无声无息地湮灭在漫天黄沙之中。

当知悉其兴衰的前因后果后,两人心中皆涌上一股沉甸甸的怅然。

朱棣叹息一声说道:“楼兰亡了,大唐也己成为过去,但能够左右一个国家国运的气温与降水,依旧影响着华夏这片土地,影响着大明未来的国运走向!”

随着陈羽的持续讲解,朱棣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化肥好像未必能够将大明从小冰河时期的灾害中,解救出来。

毕竟小冰河时期来临之际,哪怕使用了化肥,估计粮食产量也会减产,而这还不是最为困难的一点。毕竟小冰河时期的这段时间,因化肥的作用,增加的不仅是在天灾面前减产的粮食产量,还有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一多,意味着到时候嗷嗷待哺的嘴就多。

这就相当于这些嘴吃不饱饭时,揭竿而起的人就多。

若是这种现象持续几年、十几年,将来气温回暖,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而按照陈兄弟的说法,小冰河时期持续的时间是百年左右。

这种情况下,过多的百姓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国力,还很有可能成为像是藩王一样的累赘!

陈兄弟所列举的楼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楼兰为了避免小冰河时期亡国的下场,不惜对抗强盛的大唐,这样的对抗,在大唐境内楼兰都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可结果呢?

一样难逃灭亡下场。

大明本就是农耕民族,小冰河时期降临之际,也学游牧民族劫掠?

往北方劫掠,又或者学蛮子南下?

那个时候,南方贫瘠的土地,养不活大明这庞大的人口。

毕竟若这样可行,历经小冰河时期的大唐,也就不会灭亡了!

朱棣感觉自己脑子有些乱。

南下不行,化肥不行。

死循环!

朱棣沉吟了片刻之后,表情渐渐严肃起来。

这玩意若不解决,那么将来自己下去之后,不仅自家的老爷子会将自己骂个半死,就连后世儿孙估计也会怨恨他!

他不能视而不见!

朱棣郑重的问道:“陈兄弟,不知大明在小冰河时期来临时,对抗的办法到底是什么?”

坐在一旁的张宇初呼吸有些急促。

他将这位酒馆掌柜地理学说中的气温与降水,放在楼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