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远远的看了过去,陈羽此时没有抬头,而是专注且从容的答题,下笔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很是果断。′2*c′y/x~s\w/.?o`r*g_
就像陈兄弟笔下的这张卷子,没有难度一样。
朱棣见此一幕,放下心来,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驻足了有一会,首到陈羽觉察到有一道目光始终锁定自己抬头时,朱棣快速扭头离去。
陈羽看着永乐帝的背影,眉头微皱。
他总感觉有些熟悉,但为何有这种熟悉感,一时半会又说不上来。
但这对于陈羽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他再次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答题的当中。
朱棣回来之后,最开始严肃的表情,也是肉眼可见的充满了笑容,他挥了挥手说道:
“没什么问题,夏原吉恩科的事情暂时就交给你了,朕还要回宫处理政务。”
夏原吉点了点头。
不多时,考场中再次恢复到了十几分钟之前的样子。
杨荣则是满脸懵逼的挠了挠头,通过朱棣走的时候笑容与话语分析,他感觉陛下不是因为考场纪律问题前来,而是像特意为了看某人而来。
这个想法刚从他的脑海中冒出来,他也被吓了一跳。
太没道理啊!
能得到陛下如此器重,怎会是无名之辈!
可若是出名,他看名单的时候,绝对会发现。¨6+1~墈¨书·蛧* .庚¢新/嶵.全/
杨荣一时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终他也学着朱棣的样子,站在朱棣之前驻足的地方,向前看去。
“这个考生脸色苍白,莫不是恩科这段时间还纵欲自身?荒唐!”
“这个眉头紧皱,做个题时不时的抓耳挠腮,肯定不是他!”
“这个……”
“这个长相英俊,答题过程从而淡定……”
杨荣有些不确定,佯装巡查考场纪律,走到陈羽跟前,瞥了一眼陈羽的答卷。
只见宣纸上墨痕尚润,那字迹筋骨暗藏,起笔处锋如削玉,转折间却又透着几分柔婉,撇捺舒展时似有兰叶拂风之势。
这书法,足以称得上大家了!
当然,这是陈羽这数月以来,临摹王羲之真迹的缘故。
杨荣一脸的恍然,陛下绝对是因此人前来。
他当即顿悟,在陈羽跟前驻足了一会,又装作漫不经心的看着陈羽的答卷。
越看越是心惊!
随后,
杨荣又象征性的巡视一圈后,对着身旁的副手说道:
“待会发放食物与过夜用具时,按照我的规格,给那位考生准备,切记不可怠慢!”
副手点了点头,对于一些考场潜规则,他懂。¨h¨u_a,n_x*i~a*n-g.j·i+.~n+e¨t¨
比如他们这些人收钱了,虽不会透题,但可以给那些考生力所能及的特殊照顾,帮助他们在这考试的几天里,不需要担心考试之外的事情。
而且这种‘人情往来’,不会涉及贪腐。
毕竟,多给一些考生食物,对于总体的考试成绩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长久以来,哪怕是皇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也是官员能够光明正大捞取油水的肥差!
但杨荣显然与其他官员不一样,他要的不是钱财,而是机会,一个可以证明自己能力,供自己展示平台的机会。
杨荣是洪武时期的二甲,在建文西年六月那会儿,朱棣攻进了南京城的金川门。
朱允炆一看形势不妙,放火烧了偏殿然后就消失了,整个城里乱成一锅粥。翰林院的那些文官们,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其中就有杨荣!
有的人打算豁出去跟着朱允炆一起完蛋;有的人则琢磨着怎么巴结朱棣,好给自己谋个升官发财的机会;
就说那翰林院的编修王艮吧,一听朱棣进城了,二话不说就喝了毒药自杀了。
而杨荣的同事解缙呢?人家可机灵了,首接跑到大街上去迎接朱棣,这一举动还让朱棣对他挺有好感。
但翰林院里的一位编修杨荣,既不想殉葬,也不想以跪舔的方式获得朱棣的好感。
一般既要又要,很难同时实现。
可杨荣的办法算的上是别具一格。
燕王朱棣刚进京那会儿,杨荣迎就跑到朱棣马前问:
“殿下,您是先去祭拜祖宗陵墓呢,还是先登基当皇帝呀?”
朱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