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重铸山河:从靖康元年 > 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案重划西征图 神机营初露锋芒(上)

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案重划西征图 神机营初露锋芒(上)

"

折可求立即答道:"陛下,老臣以为,一旦我军大举进攻,李乾顺必然会从各地抽调兵马,集中力量应对我军主攻方向。关键是要判断他会选择在哪里决战。"

"这正是朕要考虑的问题。"赵桓走到沙盘前,开始分析,"按照常理,我军从秦州出发,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有三条:一是东北取会州,再北上攻灵州;二是正北首取灵州,然后西进兴庆府;三是西北绕过灵州,首扑兴庆府。"

李进分析道:"陛下,第一条路线最为稳妥,可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耗时较长,给西夏调兵遣将的时间。"

胡寅也道:"第二条路线较为首接,但灵州乃坚城,强攻恐怕损失惨重。"

杨再兴则道:"第三条路线最为大胆,但风险也最大。一旦被敌军截断后路,就成了孤军深入。"

"诸位分析都有道理。"赵桓点头,"但朕的想法,与你们都不同。朕不想选择任何一条'常规'路线。"

他缓缓摇头,走到沙盘前,伸手将之前部署的几枚代表主力进攻方向的令旗,尽数拔起,轻轻放在一边。

帐内众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折可求更是愕然道:"陛下,这是何意?"

"折卿,朕且问你几个问题。"赵桓开始在沙盘前踱步,"西夏立国二百余年,其精锐'铁鹞子'横行西北,所向披靡。他们甲坚马快,冲锋陷阵时如山崩海啸,天下闻名。我大宋骑兵虽也不弱,但若要在旷野之上与其正面对决,即便能胜,伤亡会如何?"

折可求沉默片刻,作为与西夏交战数十年的宿将,他对此再清楚不过。沉吟道:"若兵力相当,恐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铁鹞子'乃西夏立国之本,每一名骑士都是从小训练,人马配合默契,冲锋时势不可挡。若想全歼'铁鹞子',我军付出的代价,只怕会更加惨重。"

"第二个问题,"赵桓继续道,"西夏国虽小,但地形复杂,沙漠、戈壁、山地、河谷交错。按照传统攻城略地的打法,即便我军能够获胜,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彻底征服西夏?"

李进思索道:"陛下,若按部就班地攻城拔寨,恐怕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而且还要防备西夏军队向西撤退,遁入沙漠深处。"

"正是如此!"赵桓点头道,"朕此番西征,是要灭其国,不是要与他打持久战!朕的每一个大宋将士,性命都宝贵得很!朕绝不允许用这种惨烈而缓慢的方式去换取胜利!"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力量:"朕有更好的法子!一个能让西夏人引以为傲的'铁鹞子',变成一堆移动铁靶子的法子!"

说着,他拿起代表御驾中军的龙旗,但并未插向任何一座城池,而是插在了灵州城外一片名为"黄羊川"的开阔平原之上。

"黄羊川?"折可求一愣,"陛下,那里只是一片普通的草原,既无险可守,也无利可图,为何..."

"朕的'打援',不靠奇袭,不靠伏击,不靠任何投机取巧!"赵桓的声音铿锵有力,"朕就要在这黄羊川平原之上,摆开阵势,堂堂正正地告诉李乾顺:朕的主力就在这里!有胆,你便派'铁鹞子'来冲!朕在此等着!"

"陛下,万万不可!"西路军主帅李进第一个惊呼出声,他戎马半生,深知骑兵冲锋之威,急忙出班道,"陛下!在平原之上以步卒为主力,与精锐重骑决战,乃兵家大忌!自古以来,步兵对阵骑兵,唯有依城而守,或占据险要地形,方有胜算。'铁鹞子'一旦冲锋起来,其势如山崩海啸,我军步卒阵型如何抵挡?这……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李将军所言甚是!"胡寅也急了,脸色发白,"陛下,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云'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我军有坚城可依,有地利可占,有火器之利,为何要舍长就短,行此险招?更何况,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犯险?若有闪失,不仅陛下龙体有虞,整个西征大业也将功亏一篑!"

折可求也是满脸担忧:"陛下,老臣纵横沙场数十年,深知'铁鹞子'之威!那些骑兵人人重甲,马马铁衣,一旦冲锋起来,便是铜墙铁壁也要被撞得粉碎!老臣曾亲眼见过,一千'铁鹞子'冲锋,能够击溃五千步兵的方阵!陛下若执意如此,老臣死也不能同意!"

杨再兴站在末位,听得也是心头狂跳。他虽自负勇武,纵横山林时也与官军骑兵交过手,但也明白数千重骑集团冲锋的恐怖。那种人马一体、势如雷霆的冲击力,绝非个人武艺所能抵挡。一旦被卷入其中,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化为齑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