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枪是我军生产的八一式驳壳枪,以德造驳壳枪为蓝本改造,口径7.6,弹容有10发、20发等不同规格弹匣,若论精细程度自然是没法跟楚兄所用的勃朗宁相比,可火力持续性较好,有效射程在50-150米,若加装枪托抵肩射击,射程可进一步提升,射速快,单连发均可,十分适合近战。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
“我想把这枪送给楚兄,以表我两军携手杀敌之情义,楚兄不会嫌弃吧?”
楚云飞接过八一式驳壳枪后打量一番,“是把好枪,想当初阎长官也曾根据毛瑟c96手枪进行改制,想必这把枪定是苏兄杰作吧?”
苏卫点了点头,楚云飞口中所说的乃是太原兵工厂造的17式驳壳枪,因口径比原版毛瑟手枪大得多,是用11.43毫米子弹,也被称为大眼盒子炮。
而且老西的发明还真不少,就拿军工来说,有一种特大号的晋造手榴弹,可以理解为特大版的m24手榴弹,其放大了高爆手榴弹的特点,一枚足有好几公斤重,当初老西让人把这玩意造出来,外界都嗤笑他是门外汉,什么也不懂。
因为一枚手榴弹几公斤,怎么投?就是把胳膊抡断了也扔不出去多远,还很可能炸伤己方士兵,可人家根本不是用来平地投掷的,类似于滚雷的玩法,晋省山地多,跟日军打山地战时,晋绥军战士就会把这种特大号手榴弹从山头扔下去,不费力,滚落山腰便能翼闸一大片的鬼子。·天′禧~暁*税?网` ?追?罪`辛!漳?踕!
老西是把滚雷和手榴弹结合了一下,衍生出了重型手榴弹,主要就用于山地防守战,何况老西还真不是门外汉、野路子、泥腿子,人家可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人才,在小日子留过学的,妥妥高级知识分子。
“那楚某就无功受禄了。”楚云飞欣然收下了八一驳壳枪。
“非也,非也。”
苏卫笑吟吟道:“楚兄有功,而且是大功啊,要是没有楚兄的相助,我们……是吧,以后还得多仰仗楚兄照拂啊。”
楚云飞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转念一想,对啊,你们造枪的材料和设备很多都是我提供的,我为啥不要,要!
不过这枪显然不能摆在明面上,就像苏卫说的,只能当做纪念品了,因为他要是带着这支枪出去,让外人看见了肯定该坐实他七路半一说了,八路研制的手枪你也敢要?人家八路自己很多官兵都没用上呢,怎么会给你一个晋绥军的旅长?你还说你不是七路半?
所以,苏卫送出去的不单单是一把枪,意味深长。^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
而楚云飞作为回谢,自然是把他剩下这支母的勃朗宁送给苏卫了。
这下好了,公母一对,全都送出去了。
公的被李云龙转赠给了丁伟,母的落到了苏卫手中。
其实公的母的苏卫都不感兴趣,枪算个什么,老总的驳壳枪都送给他了,说是交给他保管,抗战胜利后再还,实际上就是送给他的,他一首都对老总的那支配枪很爱护,不用,一星期擦一次,保养的很好,就想着等胜利那一天再亲手还给老总。
至于楚云飞这把母的勃朗宁,就暂时由他带着吧,等楚云飞正式起义那一天,再亲手还给对方。
“几位兄弟,云飞此次要在贵军小住几日,还望诸兄能多传授一些真东西。”
言外之意无非是想看新一团打一仗,把一些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瞧瞧。
“好说,好说,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细说。”
午饭过后,李云龙把赵刚和苏卫叫到了团部开小会。
“楚云飞这家伙还真给我出了个难题,这次咱新一团奉调担任总部机关的侧翼保卫,属于警卫部队性质,难得有仗打,可咱要是不忙里偷闲的打一仗,真让这小子笑话了。”
赵刚劝道:“老李,你不用有愧意,咱们没必要给楚云飞唱堂会。”
李云龙狡黠一笑,“我实话告诉你吧,就是楚云飞这次不来,我也想打一仗。”
“……”
李云龙是能闲得住的主儿吗,一天不打鬼子就浑身难受,见了鬼子比看见小媳妇还激动。
苏卫淡淡道:“老李,你是想打虎亭据点吧?”
李云龙一愣,继而喜道:“知我者,老苏也!”
“没错,就打虎亭,咱们方圆几十里,就数虎亭据点规模最大,有三百多头鬼子,夏店几十头,其余的不值一提,还不够我李云龙塞牙缝的。”
赵刚一副早有预料的神态,“这件事你琢磨好几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