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安深吸一口气,沉着地回应:
"各位同志,如果你们仔细看过我的图纸,就会发现我设计的这种火箭炮采用了模块化生产理念。¨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模块化?那是什么意思?"李工程师皱着眉头问道。
"简单说,就是把复杂的整体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部件,每个部件由不同的工人或工厂生产,最后组装起来。"
周怀安耐心解释,"这样,每个工人只需掌握一小部分技术,而不是整套复杂工艺。"
"这...这倒是个新思路,"赵主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很快又摇头,
"可是,周同志,你设计的这种火箭炮,实际效果如何?精度能达到多少?射程有多远?这些都是硬指标啊!"
周怀安早就料到会有这一问,微微一笑:
"根据我的计算,这种107mm火箭炮的有效射程在8-10公里之间,单枚弹头装药量约8.3公斤,杀伤半径15-20米。精度方面,在5公里射程内,散布半径约100米左右。"
"100米?!"王明失声叫道,"这么大的误差,实战中根本没用啊!"
会议室里又开始嗡嗡作响,大家纷纷摇头,认为这种武器实用性太低。
周怀安并不慌张,反而露出神秘的微笑:
"各位,如果我告诉你们,我还有一个革命性的改进方案,可以大幅提高这种火箭炮的精度,你们信吗?"
"又来?"李工程师嘟囔着,"难不成你还能让火箭弹长眼睛?"
周怀安没有理会这种嘲讽,从包里拿出另一张图纸,平铺在桌上:
"请看这个——改进型107mm火箭弹尾翼结构设计。!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
图纸上显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尾翼布局——火箭弹尾部不再是传统的尾翼,而是各西片奇特结构。
"这...这是什么东西?"李工程师瞪大了眼睛,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这种尾翼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对火箭弹飞行时的气流进行两次整流,"
周怀安自信地解释道,
"前组尾翼负责第一次气流分离,后组尾翼进行第二次导流,形成类似于'双重稳定'的效果。"
"这种设计可以大幅减少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偏航和俯仰波动,使弹道更加稳定,从而提高精度。同时,因为气流阻力分布更加均匀,还能提升射程约15%到20%。"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张图纸,仿佛它是从外星球带来的神秘物品。
"这...这不可能!"王明结结巴巴地说,"这种设计从来没有人尝试过,连北极熊的专家都没提出过这样的理论!"
"理论上...这样设计确实可以增强稳定性,"
李工程师惊讶地喃喃自语,"但是...这简首是天方夜谭啊!谁见过这种东西?!"
赵主任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用颤抖的手指指着图纸:
"周...周同志,你是怎么想到这种设计的?这...这简首是..."
他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平静:"这只是我在研究空气动力学时的一点小灵感。_完/夲_鰰?颤¢ \已`发+布_最.欣′彰.劫~在理论上,这种双层尾翼结构可以形成前后呼应的气流控制,就像飞机上的副翼和尾翼的配合一样。"
"可这种设计太复杂了,制造起来难度更大啊!"一个老工程师忍不住说道。
周怀安摇摇头:"恰恰相反,这种设计反而简化了制造工艺。传统的单层大尾翼需要精确的角度和平衡,而这种双层小尾翼的容错率更高,反而更适合我们当前的加工条件。"
"更重要的是,"周怀安指着图上的一个细节,
"这种双层尾翼还能在火箭弹飞行过程中产生微弱的自旋效果,进一步增强稳定性。根据我的计算,采用这种设计后,散布半径可以从100米缩小到50-60米左右,这己经接近老式榴弹炮的精度了。"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挤到图纸前仔细查看这个革命性的设计。
"卧槽...这要是真能造出来,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喀秋莎'啊!"
"这简首是...这简首是..."
赵主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周同志,你这个设计...太惊人了!如果真能实现,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火力支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