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拖沓的"慢工出细活"完全不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一气呵成。
锉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随着手腕的轻微转动,金属屑均匀飞落。
众人惊讶地发现,他的锉削方式与传统工人完全不同——不是单一方向反复锉削,而是采用一种特殊的"交叉锉削法",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平整的表面。
"这是什么手法?"一个年轻技工忍不住小声问。
没人能回答,因为这种技术在国内根本没人见过。
周怀安头也不抬,专注于手中的工件。他的动作快得惊人,却又不显匆忙,每一下都恰到好处。
从锉削到打磨,再到精密测量和微调,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顿和犹豫。
不到十分钟,他就完成了易中海和刘海中声称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的精密零件加工。
"好了。"周怀安放下工具,将完工的零件举起来,在灯光下审视着。
车间里顿时一片哗然。
"这么快就做完了?"
"不可能吧,这才几分钟啊!"
"肯定是糊弄人的,这精度能达标?"
易中海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周总工的手艺确实快,就是不知道精度如何了。这种精密零件,可不是做得快就行的。"
刘海中也附和道:"就是,零件的精度才是关键,速度快不算本事。"
其他老工人也纷纷摇头:"绝对偷工减料,做不准的!"
"这么快,误差肯定超标!"
"我干了二十年钳工,没见过谁能这么快做出精密零件的。"
周怀安面不改色,将零件递给李德才:"李科长,请您用千分尺测量一下误差。"
李德才接过零件,小心翼翼地用最精密的千分尺测量起来。车间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结果。
李德才测量了一处,皱了皱眉,又测了第二处,第三处...他的表情从疑惑逐渐变成惊讶,最后是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