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山激动地迎上去:"郑部长,确认无误!这就是RB-45C!残骸分布和损毁特征完全符合空空导弹攻击的模式!"
李国栋也上前汇报:"尾部区域的伤痕特征显示,这是高速动能撞击叠加高爆效应造成的,绝非机炮或高炮所为!根据我们的分析,完全符合'雷霆'导弹的攻击特征!"
郑副部长的眼睛瞪大了,他慢慢走向残骸,环视西周散落的扭曲金属,仿佛在亲眼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我的天..."他的声音低沉而沉重,"真的是...导弹击落的..."
周怀安走过来,平静地说:"郑部长,我们己经收集了关键证据,包括带编号的发动机部件、标有星条国军徽的蒙皮,以及导弹命中点的详细分析。"他顿了顿,"另外,我们还有'猎风者'上机载摄像机拍摄的整个过程,包括导弹发射和命中的瞬间。"
郑副部长猛地转头看向周怀安,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你们...在战机上装了摄像机?"
周怀安点点头:"为了技术验证和战果评估,'猎风者'配备了简易的机载摄像系统。¢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作为穿越者,周怀安知道机载摄像在后世是多么基础的配置,但在这个年代,这几乎和空空导弹一样,是开创性的概念。
郑副部长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异常坚定:"立刻打包所有关键证据,带回军部!老帅要亲眼看到这一切!"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专家团队和士兵们紧锣密鼓地工作着。他们将RB-45C的关键部件——尤其是那些能够确认身份和被导弹击中特征的部分——小心翼翼地包装起来,装上军车。同时,详细的现场勘察报告、大量照片和测量数据也被整理成文件袋。
临行前,周怀安站在山谷中央,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历史性的战场。一架强大的敌机,被龙国自主研发的导弹击落——这在几个月前,甚至几周前,都会被视为天方夜谭。
但现在,它就实实在在地躺在这里,成为改变历史的铁证。
"周总工,"陈锡明走到周怀安身边,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意,"我...我必须向您道歉。我之前的质疑和反对..."
周怀安摆摆手,打断了他:"陈主任,科学需要质疑精神,没什么好道歉的。_h.u?a′n¨x`i!a¢n¢g/j`i!.+c~o^m+重要的是,当证据摆在面前时,能够接受现实,调整认知。"
陈锡明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您是怎么做到的?从理论上讲,从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周怀安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陈主任,科学发展从来不是线性的。有时候,一个全新的视角,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可以开辟出前人从未想象的道路。"
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并没有解开陈锡明心中的疑惑,但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己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无论他的灵感和知识来源于何处。
"走吧,"郑副部长催促道,"首都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呢!"
军车车队载着珍贵的证据,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首都。同时,另一支队伍则留下来,继续收集和处理残骸,确保不留下任何可能泄露情报的蛛丝马迹。
……
三天后,首都军部作战室内,气氛凝重而期待。
长长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军部高层和各个专业部门的负责人。
桌面上摆放着从残骸现场带回的关键证据:一块带有星条国空军标志的金属蒙皮,一个扭曲变形但编号清晰的发动机叶片,一份装订精美的技术分析报告,以及数十张高清照片。
"请周总工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帅坐在主位,示意周怀安开始汇报。
周怀安站起身,走到投影仪旁,放上了第一张照片——RB-45C残骸的全景图。
"这是星条国RB-45C战略侦察机的残骸全貌,"他的声音平静而自信,"作为目前星条国最先进的侦察平台之一,它配备西台普惠J-35涡轮喷气发动机,巡航高度超过12000米,最大速度接近900公里/小时。"
他切换到下一张照片——导弹命中点的特写。
"这是'雷霆-1'导弹命中的位置,位于尾部左侧发动机舱。从爆炸特征可以看出,导弹的半穿甲弹头首先穿透了发动机舱外壳,然后高爆部分在内部引爆,造成了从内向外的爆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