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林家小女,点化山河 > 第24章 塘波映圣典,田垄藏经纬2

第24章 塘波映圣典,田垄藏经纬2

“查清事实,谈何容易?”林晚目光清澈,“夜色沉沉,只有李小子一人被抓。·9*5·t`x?t...c\o!m*他指认王二狗,王二狗否认。除了他们二人,可有第三双眼睛?若贸然处罚王二狗,他岂不冤枉?”

“若只罚李小子,他心中不服,怨恨邻里,日后恐生更大的事端。这便是‘亲亲相隐’在乡村宗族里更深一层的困境——它固然维护了亲情纽带,却也容易成为混淆是非、逃避责任的挡箭牌,甚至……撕裂乡邻信任的刀子。”

林明达眉头紧锁:“那依小妹之见,当如何?难道就此放过?那村规岂非形同虚设?”

“非也。”林晚摇头,“律法如塘堰,堵不如疏。既要维护公义(村规),又要顾全乡情(宗族纽带),更要给犯错者改过之机。”

“七爷爷他们,想必会让李小子当众认错,加倍赔偿鱼苗损失,并罚他清扫祠堂半月。至于攀咬王二狗之事,因无实据,会严厉训诫李小子不可妄言,但也告诫王二狗及众人,若真有怂恿之事,天理昭昭,终有报应。”

“最后,或许会让李木匠带着小子,提两条鱼去王二狗家登门致歉,无论王二狗是否参与,此举只为化解可能的怨气,修补邻里关系。”

林明达听得怔住了。~比′奇`中^文?网. /免_费~阅!读^这处理方式……似乎与他想象的“明正典刑”完全不同,却透着一股人情练达的智慧。

“这便是‘律法’在乡土间的实践。”林晚轻声道,“‘亲亲相隐’是‘情’,村规国法是‘理’。‘理’若不顾‘情’,便是酷法,易失民心;‘情’若完全凌驾于‘理’,便是无序,终酿大祸。”

“为政者,需在‘情’与‘理’之间寻得平衡点,如同在‘堵’与‘疏’之间治理水流。既要让犯错者付出代价,知晓律法威严(罚扫、赔偿),又要给予改过自新之路(当众认错),更要尽力弥合因事件产生的裂痕(登门致歉),维护乡邻和睦这个更重要的‘公序良俗’。这便是‘法理不外乎人情’,也是‘亲亲相隐’这一古老伦理在复杂现实中的实际运用与约束——它维护亲情,但绝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攀诬、祸及无辜。”

林明达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一层坚冰被这温和却犀利的话语骤然击碎!圣

贤书中关于“礼法”、“人情”的抽象论述,此刻与眼前这活生生的乡村案例完美地重叠、印证!

他以前只看到律法的冰冷条文和理想化的“天下为公”,却从未深思过在具体的人情社会中,如何让“法”落地生根,如何平衡“情”与“理”,如何通过一次惩戒达到教化、弥合、维护更大和谐的真正目的!

【积分:+3.0】

【目标对象(林明达)深刻领悟‘律法伦理’与‘乡土实践’的辩证统一,突破‘非黑即白’思维桎梏。`咸′鱼·看.书¨ *免.费?阅,读!领悟深度:知行合一。奖励积分3.0。】

林明达猛地吸了一口气,看向林晚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敬意。

他提笔,在记录此事的纸上,飞快地写下了自己的感悟,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事实陈述,而是融入了对“情、理、法”平衡的深刻思考。

平静的日子如塘水般流淌。林晚的“点拨”愈发不着痕迹,却总能精准地切中哥哥们学问上的关隘。

一日,兄弟俩讨论朝廷新颁的“劝农令”,争论是该“轻徭薄赋”让民休养,还是该“重农抑商”确保根基。林明远引经据典支持前者,林明达则认为后者更能稳固国本,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林晚正在菜畦边,小心地将堆肥后疏松肥沃的黑土,与旁边一块因反复耕种而板结贫瘠的黄土地进行对比。她听见争论,头也未抬,只是用锄头敲了敲那板结发硬的黄土块,声音不大却清晰:

“大哥二哥,你们看这两块地。一块,我按时节轮作休耕(如同轻徭薄赋),勤施堆肥(如同改善民生),土松地肥,菜苗自然壮实。另一块,我恨不能一年三熟(如同重税盘剥),只知索取不养地力(如同只重农而不改善其生存环境),结果如何?土板结如石,寸草难生,纵使撒下再多种子(如同强硬抑商),又能结出几颗粮食?”

她首起身,指着那肥沃的黑土地:“‘重农’之本,在于‘养农’。轻徭薄赋,予民休养,如同给土地轮休施肥,让其恢复生机,方能持续产出。”

“若只知‘抑商’强令资源流向农事,却不顾农人困苦、地力衰竭(如同民生凋敝),那便是竭泽而渔,如同在这板结地上硬种,徒耗人力,难有善果。故‘劝农’之上策,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