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之将,这些自然会安排妥当。”
她抬起眼,目光落在陆迟绷紧的小脸上,带着一丝抚慰:
“迟儿,你要记住。”
“为将者,运筹惟幄,决胜千里。”
“非仅凭血气之勇,通晓地理,方能料敌先机。”
陆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一旁的陆准也好奇的凑过来,指着书籍脆生生地问。
“六娘,这条河大不大?”
“爹爹会带我去那里骑马吗?你上次说那里有好多野马群。”
宋清秋还未回答。
倚在她臂弯里打盹的陆凤芝被哥哥的声音惊动,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长长的睫毛扑闪着,小嘴嘟囔着含混不清的童言:
“爹爹骑马马小满也要骑”
说着,小脑袋一歪,又沉沉地睡了过去,嘴角还挂着一丝晶莹的口水。
暮色四合,如同饱蘸了浓墨的笔,在将军府中肆意晕染。
雪,不知何时悄然而至。
一张宽大的花梨木圆桌摆在厅中,上面铺着喜庆的猩红毡毯。
白凤仪端坐主位,赵红缨和白凤婉分坐左右。
陆迟被二娘看的发憷,连忙坐得笔直。
陆准则有些不安分,小脚在桌下轻轻晃荡,眼睛不时瞟向桌上刚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点心。
老四陆洵,老五陆浙被奶娘照顾着,坐在特制的高凳上。
小手抓着一个做成小兔子模样的奶黄包,啃得小脸上沾满了金黄的碎屑。
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大人们。
厅内暖意融融,食物的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熏香。
厅外,雪落无声。
整个世界被纯净的白色温柔地复盖。
甄宓脸上带着笑,夹起一块山楂糕,要递给陆洵。
“洵儿,尝尝这个,酸酸甜甜的”
她的话音未落,厅外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望着贾三披着大大氅迈步走了进来。
白凤仪眉间闪过一丝狐疑,率先起身:“三哥,这么晚了,是有事发生吗?”
“大夫人!捷报!”
那声音带着喜悦,清淅地撞入每一个人的耳膜。
“明公已破突厥王帐,不日还家!”
最后四个字。
如同九天落下的惊雷,狠狠地砸在她们每一个人的心上。
白凤仪挺直的脊背几不可查地晃了一下,仿佛那最后四个字带着千钧之力。
她缓缓地转过身,目光越过呆立的甄宓,越过浑身颤斗泪水无声汹涌的白凤婉
最终落在了贾三手中的两封家书上。
只有最小的陆浙,眨巴着湿漉漉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被母亲像宝贝一样捧着的信件。
突厥之战终于收尾,那场暴风骤雨般的鏖战已然远去。
只馀下战场上空盘旋不散的浓重血腥气。
以及营帐间游荡的、难以言表的疲惫。
处理完政务的陆沉舟回了中军大帐,刚刚靠着椅子上闭眼休息。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被突兀的声音打破。
“大将军,军中文书呈上。”
亲兵捧来一叠卷册,躬敬地放在案头。
夜晚吹得帐中摇曳,露营灯也被光纤也摇晃不定,映照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军务。
陆沉舟提起笔,笔尖悬停在名册上方。
目光扫过那些墨写的名字,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钝痛。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都曾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大将军,降卒之中,多是十少年郎,皆不足十五。”
“皆是牧羊童子,被突厥强掳为兵,是否留下当值?”
军司马低沉的声音打断了陆沉舟的思绪。
他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