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黑板,“南烟,你先把手头的论文放下,我说你写,在黑板上把声呐项目大纲写下来。”
边南烟放下手中钢笔,眼中闪闪发亮,那是对未来的期许。
“好的,老师。”
明岚喝了口温茶,翻阅着手中目前得知的信息,“目前我们只知道战略海域附近有沉船,但无法确定范围,因此只能进行大范围探测,就选拖曳线列阵声呐,还能减少干扰。”
“改进就从硬件跟算法两大块来。”
“硬件升级为厘米级成像,提升硬件精度。”
“目前算法缺陷导致混响抑制不足,需要改进。”
“另外,目前声呐海下探测普遍的环境认知存在局限,声速剖面建模粗糙,需要再重塑。”
等肖工回去把手头的工作收拾完再回来的时候,黑板上己经写好了大纲,肖工差点就哭出来,“明老师,你己经讲完课了吗?”
明岚:……
看到一个可以当她爸年纪的人在她面前摆出这副快哭的模样,确实有些辣眼睛。
明岚赶忙安慰他,“你来得正好, 还没开始呢,这是南烟在做课件。”
肖工立即收回哭丧的脸,一脸欣慰感慨,“才跟着明老师几天时间,边同志就己经进步这么大了。”
做课件的南烟:……
她也很想自己是在做课件,但她真的只是一个写课件的工具人。
这边,明岚他们己经开始为声呐项目列大纲。
那头,G省文物局以及京市文物局在泸洋岛前往县里的蒸汽轮船上相遇了。
“哟,还真巧啊。不过你们不会是过来请泸洋岛研究所给你们研发声呐探测器吧?真不好意思,我们先行一步了。”康文斌似笑非笑。
他是G省文物局科长,巧了,跟京市文物局的程科长曾经是情敌。
程科长冷哼一声,“不过是一个泸洋研究所,请一个吊车尾做研发,你以为你的项目申请书能过吗?”
康文斌不为所动,双手环胸倚靠在轮船栏杆上,“这就不用程科长费心了。我比较好奇,你上一个合同己经解除,你们局长是怎么同意继续让你带队的呢?”
“噢,这次带队,还是没能成功跟泸洋研究所合作。你说,你们局长会不会后悔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