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家吃顿便饭吧。”
王裕华都这么说了,顾清如推辞不过,最终答应了下来。
她和宋毅三人早上就商量着,今天上午看看李峰的情况,若是好的话,下午就赶回连队。
中午去王副主任家吃个饭的时间还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王裕华是后勤处的,也许他知道关于药品的消息。
王裕华离开后,顾清如看看网兜里的是两罐梅林午餐肉。
这种沪市特供的罐头在边疆属于稀罕物,得用师级以上干部特批的"侨汇券"才能弄到,王副主任这份谢礼着实不轻。
她越发肯定,他们一定是有事相求。
回到病房,顾清如简单向宋毅解释了昨日救治王副主任爱人的事,以及午饭邀约。
王裕华,宋毅倒是听说过,为人作风正派,没有什么不好的传闻,并且是邀请知青们一起去,于是宋毅点头。
“你和林同志一起去吧,也好有个照应。”
之后,顾清如在团部卫生所找军医张建国开了单子,帮李峰交了之后几天的住院费,拿了药。
林知南帮着打热水、打病号饭。
忙到快中午,顾清如和林知南踩着滚烫的土路往家属区走。
"要登门,我们总不能空着手。"
顾清如抹了把额头的汗,看到不远处的供销社招牌。
两人商量着,一起送两斤挂面作为礼物。
这样既符合她们俩的身份,体面又不会过于贵重。
到了供销社门口,供销社的水泥台阶被晒得发烫。
门帘一掀,混杂着煤油、咸鱼和樟脑丸的气味扑面而来。
"红糖要票,每人限购半斤。"
见有人进来,售货员头也不抬地说,手里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
顾清如和林知南各买了半斤红糖,这是要带回连队的。
两人合买了两斤挂面。
因为昨天收了人家的礼,顾清如又添了两斤挂面。
她指着柜台里摞成塔状的纸包,"同志,你好,要西斤挂面,那个印着红双喜的。"
这种用兵团自产小麦压制的挂面,一斤用粗黄纸包得方正正,两端各印着个褪色的喜字,是当地人走亲访友最常见的伴手礼。
售货员取下西包,草绳在柜台上一甩,利索地捆成个工整的井字。
一共西斤挂面——拎在手里沉甸甸的。
买完东西两人一起朝着家属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