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战天斗地夺丰收,革命豪情冲云霄!"
连队的喇叭里,周红梅的声音带着几分生涩,却格外响亮。¢微`趣^小!说? \免!费.阅-读¨
刘芳芳被撤职之后,周红梅意外获得了推荐,成为了新的广播员。
炊事班班长张大山咧着嘴笑,
“咱炊事班这几个姑娘,属她嘴皮子最利索。”
初次广播,周红梅说得磕磕绊绊,夏时靖忍不住调侃,
“你还好意思笑话我呢?”
可没过几天,她的声音就变得流畅有力,甚至带上了几分铿锵的节奏感。
这广播声,伴随着七连的秋收大会战,日复一日地响彻麦场。
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己经尘埃落定,连队知青们像是失去了目标,只能埋头投入秋收的战斗中。
连轴转的劳动强度下,腰酸腿痛成了“工伤标配”。
连队唯一的卫生室,比农忙时还要繁忙几分。
白日里,顾清如除了要下地完成定额,还要背着药箱,穿梭在弥漫着草屑和汗味的麦场上,给腰伤腿痛的职工们临时处理伤痛。
可即便如此,到了晚上收工,宿舍里依然哀嚎声西起——
“哎哟!轻点踩!”
“不行了不行了,腰要断了!”
知青们只能相互踩背,用最原始的方式缓解白日劳作带来的腰酸背痛。
顾清如这几日给知青们试用了营部发的常用镇痛药膏,但效果寥寥。
那药膏不光酒精味浓重刺鼻,还容易引发皮肤过敏。
顾清如坐在卫生室,煤油灯下,她秀眉微蹙。)a§微°?趣±?小[§?说^?网¨ μ÷免?°费£&阅?μ?读2±
"还在为连队的事发愁?"林知南推门进来。
顾清如叹了口气,指着药膏说:
"这东西根本不管用。
老张他们腰疼得整宿睡不着,再这样下去会影响秋收进度。"
林知南若有所思地说,
"我小时候,老人们常用辣椒泡酒治关节痛..."
"辣椒?!"顾清如猛地坐首身子,煤油灯的火苗跟着晃了晃。
她脑海中闪过医书上关于"辣椒性热,能驱寒散瘀"的记载,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浮现。
若是能将辣椒的有效成分提纯...
她腾地站起身,
"我去找李连长!"
她跑向连部,向李峰打报告。
“李连长!我想用菜地里的辣椒熬药膏,试试能不能缓解同志们的腰伤!"
李峰从报表里抬头,眉头紧锁:
"辣椒?那不是调料吗?"
“辣椒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寒湿型疼痛特别有效。"顾清如语速飞快,
"我保证只用边角料的辣椒,绝不会影响伙食供应!"
李峰犹豫了几秒,终于点头,
"行,但不准超过一斤!秋收腌菜还指着它!"
"明白!"
她去菜地采了一筐辣椒后,回卫生室,在院子架起铁锅,将辣椒到进去慢慢熬煮。
辛辣的气息弥漫开来,呛得人连连咳嗽,她专注地盯着锅里逐渐浓缩的红色油液。ˉ|新?完ˉ)a本31神#站e′ !无+错?内?+容)
辣椒素油,成了!
之后她又加入橙黄色的姜黄粉混着三七末,在辛辣冲鼻的辣椒素油里渐渐调和成一种浓稠均匀、色泽火红的药膏。
这红色的药膏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带着热烈药性的气味,既不像普通药油那么呛人,又带着一股强劲的穿透力。
第二天,连队老职工劳模王叔是最先捂腰叫唤的。
他常年劳作积下的腰伤,每逢大忙就犯了天条似的疼,此刻几乎首不起身。
“王叔,您这老腰又抗议了?”
顾清如扶他在一堆干净的麦秸垛旁坐下。
王叔龇牙咧嘴,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皱成了核桃:
“可不咋地,顾同志,快给我瞅瞅,这老家伙要罢工!”
顾清如没有马上拿药油,而是仔细询问了疼痛的具体位置和感觉,又按压检查了腰椎周围。
“王叔,您稍等会儿,我给您用我做的药膏试试。”
顾清如动作麻利地打开药箱,拿出一个小瓷罐,里面是她自制的辣椒药膏。
就在麦垛旁,众目睽睽之下,大家看着这罐红艳艳的药膏。
“这颜色,气味……这是用辣椒做的?”旁边一个年轻知青好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