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回家。
何大清冷哼一声,也转身进屋。
只剩易中海,在壹大妈的搀扶下,缓缓向家走去,边走边低声咒骂:
“李建设这混账,当众辱骂我,此事我与他没完。”
“这家伙一年到头完不成任务,竟还敢拿交任务的鸡和肉回来享用,我定要去采购处举报他,不把他搞到全厂通报批评,我就跟他姓。”
易中海这次真是气坏了,连吐了几十CC的血,可见李建设骂得多么狠辣。
见人散去,李建设这才重回屋中。
没有何雨水相伴用餐,李建设独自享用美食,亦是津津有味。
得益于傻柱的精湛厨艺,即便是家常菜也香气扑鼻,尤其是烤肉与烧鸟,堪称美味至极。
李建设搭配着烧烤,小酌二两美酒,随后又就着菜肴吞下两碗米饭,直至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
餐后困意袭来,李建设准备就寝。
炉子早已备好,只因缺少煤球而闲置。
他从外面的烤肉炉中铲来红炭,点燃了炉中的无烟煤。
炉火熊熊,屋内迅速温暖如春。
李建设烧了盆热水泡脚,随后躺上炕头。
一天的疲惫在躺下那一刻得以释放,只是被子略显脏污。
不过,再过两日,陈雪茹送来的新被子和床单将告别这发霉的气味。
若秦淮茹也能同卧一炕,那将是更大的享受。
……
直至天明,李建设方醒。
次日清晨,洗漱并简单用餐后,他肩扛扁担、手提菜筐,迈向院外。
今日,他需下乡采购。
“李建设,起得真早啊,这是要去哪儿收货?”
恰逢阎埠贵也欲前往学校,见状便笑容满面地打招呼。
“早?这都几时了?我平时六点半出门,这都迟了一个小时。”
李建设对阎埠贵毫不客气,言罢便离去。
一旁的前院住户见李建设出门,低声对阎埠贵说:
“老阎,你何必跟这种人客气?”
“吃肉也不给咱们留点汤水,还想当大爷?”
“反正我是不会投他一票的。”
李建设已远去,未曾听闻此言。
即便听闻,他也定会不屑一顾。
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前身在世时,没少让这些人占便宜,院里二十户人家,无一未曾受过其恩惠。
然而,结果呢?
唯有让这些贪婪之人痛彻心扉,他们才会懂得感激。
李建设渴望成为引领者,意在整顿四合院的风气,保留美德,剔除陋习。
若因追求地位而向他人妥协,岂非本末倒置?行不多远,李建设趁无人之际,将扁担与菜筐收入随身携带的空间,随后在公交站静候车辆。
不久,开往乡间的巴士抵达,他奋力挤入后座。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柴油与机油味伴随的颠簸,李建设抵达了一处偏远村落,那里鲜有采购者踏足。
下车后,他取出扁担与菜筐,肩扛前行,同时启动了他的“采购感知”。
步入村中,感知中的光点逐渐增多,共计十余处,皆为绿点,预示着丰富的物资。
“太好了,这次真要发达了。”李建设心中暗喜,“那个巨大的绿点,莫非是生产队的仓库?”
尽管李建设初来乍到,但前身记忆犹存。
此时村中皆以生产队为单位劳作,集体产销,收益按劳分配。
那些零星绿点应是各家私藏,而巨型绿点无疑是生产队的储备之地,估计物资重达数百上千斤。
若能全部收购,经十倍暴击,总量可达万斤。
仅此一行,即可完成他所在团队一年的采集目标。
正当李建设接近巨型绿点之时,背后传来粗犷的询问:“喂,你鬼鬼祟祟地在干嘛?”转身望去,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农夫。
“您好,我是轧钢厂的采购员,这是我的证件。
今日来访,是想看看咱们村有无余粮,价格合适便想采购一些。”李建设解释道。
闻听此言,这位憨直的中年汉子顿时兴奋起来,热情地握住李建设的手,连连摇晃。
“采购同志,终于等到您了,我是欧向东,欧家夼生产队队长。
您长途跋涉辛苦了,快进屋歇歇,喝口水。”欧向东满怀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