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琲不知道为什么要放那里,难道怕被偷吗?肯定不是怕她偷吃吧,她新婚丈夫对她还蛮大方的。
栾和平说:“放你方便拿的地方。”
他想了想,又说:“给你打个柜子吧。”
女孩子七零八碎的东西多,得有个放的地方。
“梳妆台吗?”林玉琲顺势问:“可不可以打个衣柜?”
栾和平的衣服都是叠起来放在一个箱子里的,可是好多料子叠着会有折痕,现在熨衣服又不方便,林玉琲想要一个衣柜。
家里空间还算大,卧室放个衣柜,是放得下的。
“行。”栾和平又是一口答应。
林玉琲反而操心起来:“贵不贵呀,你还有钱吗?要是太贵,我们攒攒钱再买也行的。”
林玉琲己经不是常识小白了,大概了解了物价,尤其是今天去百货商店,她发现了很奇怪的一个现象。
米粮价格其实很便宜,比如常吃的玉米饼,其实是用玉米面掺其他粮食面制成,有掺高粱面的,也有掺地瓜面,也就是红薯面的。
玉米面是很多人家的主食,林玉琲理解,因为玉米产量高。
如今玉米面的价格是七分钱一斤,据说前两年甚至涨到过一毛以上,那是因为多处灾荒,粮食不足。
七分钱是正常价格,如果是比较粗的玉米面——掺的玉米芯多一点儿,只能卖到六分钱一斤。
当然,这么便宜的粮食是限购的,城市户口的人,根据年龄、工种、身份不同,有不同的供应额度。
要不人家说吃供应粮呢,林玉琲再一次体会到,这个年代城市户口的重要性。
话说回来,可一件成衣,却能卖到十几块钱,甚至更贵。
皮鞋,栾和平给她看中的红色那款,据说小牛皮的,十七块八。
也有便宜的,猪皮鞋,七块八毛六。
还要工业券,这个券特别紧俏,买好多东西都需要。
对比一下粮食和衣服鞋子都价格,有一种奇怪的不平衡感。
更别说,几十块钱的收音机,近百块的手表,一百多的自行车。
给穿越而来的林玉琲一种倒错感,她要是在现代买这些东西,几十块钱也能买到收音机,手表还要不了那么多钱。
可这时候的钱多值钱呀!
林玉琲不知道栾和平工资多少,她在报纸上看到过,说某某工厂某学徒工,在大火中抢救了工厂财产,提前转正,工厂还奖励了他一个月工资。
一个月工资多少?十五块五,都不够买一双小牛皮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