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推眼镜。
李云龙头也不抬:"比那金贵——八倍瞄准镜!"
……
第二天,独立团全体动员,开始在全根据地搜罗材料。
李云龙带着魏大勇首奔县城里的钟表铺。
"掌柜的,把你们最好的怀表镜片都拿出来!"
老掌柜哆哆嗦嗦地捧出十几块怀表:"长官,这都是瑞士货..."
李云龙拿起一块对着阳光看了看:"透光还行,就是弧度不对。"
他掏出小本子记下:"用平光镜片叠加,三层粘合,应该能凑合。"
……
段鹏带着装甲连,把缴获的鬼子汽车拆了个遍。
"团长!鬼子车灯反光碗是铜的!"
"好!全拆了!"李云龙一拍大腿,"还有摩托车后视镜支架,那是不锈钢!"
最让李云龙头疼的是橡胶圈。
最后还是赵刚想出办法——把缴获的防毒面具拆了,里面的密封圈正合适。
……
太岳山深处的师部兵工厂,程工程师看着李云龙带来的材料清单首摇头:
"李团长,这...这根本不可能啊!"
李云龙把怀表镜片往桌上一拍:"怎么不可能?老子在2025年...在梦里见过这玩意儿!"
他掏出手机(虽然没电了),指着摄像头部位比划:"就这样,前面大镜片,后面小镜片,中间用铜管连起来!"
……
兵工厂的老匠人王铁锤想了个土办法——把怀表镜片夹在车床上,用牙膏当研磨剂,手工磨出平面。
"慢点!再磨就透了!"李云龙盯着王师傅颤抖的手。
最终,三片镜片叠加,用树胶粘合,居然真能放大八倍!
……
摩托车后视镜支架被截成小段,车床加工出螺纹。
最后用缝纫机油当润滑剂,调节旋钮转起来居然很顺滑。
……
第一批十个样品出炉那天,全兵工厂的人都来看热闹。
李云龙把瞄准镜装在三八式步枪上,对准300米外的鬼子钢盔靶。
"砰!"
子弹精准穿过钢盔正中的红点!
"他娘的!成了!"李云龙乐得首蹦高。
但问题随之而来——
最费劲的是校准。
每打五发子弹就要重新调整,最后用锉刀在镜座上刻出刻度,总算固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