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与组装,那是为了在战场上实现快速部署与转移;
精确瞄准和弹道计算,那是为了让每一发炮弹都命中目标;
多门炮协同射击,那是为了形成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夜间射击,那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在黑暗中也能精准打击;
阵地转移训练,则是为了避免被日军反击,保持机动性。
训练是艰苦的,炮兵们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肩膀被炮架磨得生疼,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
因为他们知道,手中这门炮,就是保家卫国的利器,是他们对日寇复仇的希望。
他们对新式武器充满热情,在训练场上打出了独立团的新纪录——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弹着点密集如林,精度惊人,远超此前任何一次实弹演练。
每一个炮兵,都成为了熟练驾驭“钢铁巨兽”的炮火精英。
而不仅仅是迫击炮营,整个独立团的火力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
步兵营全员配备的AK-47突击步枪,让他们的火力密度远超日军,在任何距离上都能形成压倒性火力。
那些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狙击手,手中M21狙击步枪,成为战场上的“死神镰刀”,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收割敌人的生命。
掷弹筒和轻重机枪得到了充足的补充,火力网更加严密。
更令人振奋的是,装甲营的坦克和装甲车经过兵工厂的改装,加厚了装甲,提升了火炮威力,变得更加坚固、火力更猛,犹如一堵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
李云龙站在全团演练场上,看着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