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殿内,南宫璟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x!i?a/n-y.u′k~s¢w¢.¢c!o~m′他久久沉默,思绪翻涌如潮。
他想起了自己那在冷宫中凄苦度日的母亲。那位曾生下他的女人,如今的生活恐怕连宫中最低等的厨娘都不如。若他此刻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便能立刻追封母亲为皇太后,让她在九泉之下享尽哀荣,洗刷生前的屈辱……这个念头无比诱人!
他更想到,若有宣仁王无名的真心拥戴与那超凡武力的震慑,他未必不能坐稳这个皇位!无名在百官心中的威望,足以成为他最大的依仗。
然而,他脑海中猛然闪过荷塘边那一幕——无名浑身浴血、气息奄奄、几乎濒死的虚弱模样!
这如同一盆冷水浇下。他怎能将整个王朝的安危和希望,都系于一人之身?这不仅是对萧念昔极大的不公,更是将国家置于无法承受的风险之中!
他又忆起寂州。那片贫瘠土地上坚韧的百姓,经过多年辛劳,好不容易盼来土豆、红薯丰收,点燃了生活的希望,却在转瞬间被北狄金帐汗国的铁蹄无情踏碎!
他身为封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子民流离失所,被迫逃离故土,寄人篱下,在南安王麾下做一名无足轻重的幕僚。_0+7·z_w¢..c·o^m/南安王对他并无多少看重。
自文渊皇帝病重的消息传出,他数次冒险潜入京城,既为探查皇兄实情,也为暗中追查母亲当年死因,却始终一无所获,更显自身之无力。
如今,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但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毫无根基,仓促登基,绝难让那些手握重兵、经营多年的藩王(如南安王、嵊州王、翼州王)心悦诚服。他们各自的势力盘根错节,远比他现在掌控的京城更为复杂深厚。
若强行上位,不仅自身难保,更会引发诸王混战,将大虞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对宣仁王、对天下苍生,都是极大的不负责任!
权衡利弊,挣扎再三,南宫璟御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而理智的决定:放弃登基!
但他知道,若贸然将皇位拱手让给南安王,同样会激起其他实力藩王的强烈不满,引发新的争端。他必须寻求一个缓冲与过渡。
他的方案是:
自任摄政王:以文渊皇帝兄弟及平定京城逆乱之功勋,自领摄政王之位,暂代国政。
召集藩王议政, 以摄政王身份,向各地藩王发出诏令,召集他们入京或在指定地点共议国事,推举新一任皇帝。¨s′o,u·s+o-u`2\0-2`5+.?c¨o*m?此举旨在表明皇位并非私相授受,而是由宗室勋贵共同议定。
高举复仇大旗:同时,以摄政王名义,向全国发出两道檄文:
通缉隼天盟:宣告隼天盟为弑君祸国之首恶,全国通缉其成员。
讨伐夜郎鬼方:揭露夜郎鬼方勾结隼天盟之罪状,号召天下共讨之!此举将隼天盟的帮凶夜郎鬼方彻底推向大虞的对立面,成为众矢之的。
此策一出,效果显著。各地藩王,无论是否觊觎皇位,皆以为文渊皇帝复仇之名,挥师攻向夜郎鬼方。夜郎虽地处深山,毒瘴弥漫,诡毒难防,但其军事实力远逊于大虞诸藩联军。经过半年围剿,夜郎鬼方终被剿灭。
覆灭前夕,为求一线生机,夜郎首领供出了隼天盟一处至关重要的秘密巢穴所在,以此作为与大虞和谈的条件尽管最终未能逃脱覆灭命运。经此一役,隼天盟遭受重创,其根基被严重动摇,在大虞境内几无容身之地。
然而,外患稍平,内忧即起。夜郎覆灭后,诸位藩王再无共同目标,立刻将矛头转向了空悬的帝位,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角逐。大虞王朝非但未能安定,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混乱与分裂。
眼见诸王混战,国将不国,南宫璟御知道必须快刀斩乱麻,强行结束这场纷争!
他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将自己掌控的京城禁军精锐,与南安王麾下正在北方抵御北狄的北骧军、以及南安王封地锦州的锦州军合兵一处!
三支强军合流,兵力瞬间膨胀至二十万之众!这支由摄政王背书、汇聚了中央禁军与地方强藩精锐的庞大力量,使得南安王的军事实力陡然凌驾于所有藩王之上,再无任何单一藩王能与之抗衡。
凭借这压倒性的武力威慑,南宫璟御以摄政王身份,联合部分宗室重臣,强行拥立南安王登基为帝!大虞王朝的新君,就此尘埃落定。
然而,此举彻底激怒了其他藩王!
他们愤怒地指责南宫璟御公然偏袒南安王,以摄政王之名行私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