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重生亮剑:我给团长造炮 > 第一百九十一章:胜利的“清算”——来自重庆的“中央代表”

第一百九十一章:胜利的“清算”——来自重庆的“中央代表”

秋意渐浓,晋西北的天空湛蓝如洗,仿佛洗去了八年抗战的硝烟与尘埃。`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

盘龙峪兵工厂的每一位工人都干劲十足,他们不仅在辛勤地修复着先前战斗中受损的厂房和设备,更在热烈地讨论着胜利后的新生活,憧憬着和平年代的安宁与发展。

空气中弥漫着机器的轰鸣声和人们充满希望的谈笑声,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然而,这份胜利的喜悦,却像一块逐渐融化的冰,其下正缓缓涌动着一股带着政治寒意的暗流。

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所有战斗的停止,尤其是在不同信仰与政治立场的势力之间,一场围绕着战后主导权和利益分配的角力,己经悄然拉开帷幕。

秋季的某一天,盘龙峪平静的景象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喧嚣打破。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谷间的宁静。

很快,一支由数辆美式吉普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出现在了通往根据地的山路上。

这些车辆保养得锃亮,车头醒目地悬挂着青天白日旗,车厢里的士兵,头戴钢盔,身着崭新的美式军装,手持着先进的美制武器,与周围穿着朴素、显得有些疲惫的八路军战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首的吉普车上,坐着一位西十岁左右、身形略微发福的军官,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美式毛料军装,肩上闪耀着一颗醒目的少将星徽。

他的面容白净,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脸上始终带着一丝矜持而略显傲慢的笑容。此人正是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命,前来晋西北的“中央代表团”特派员——军统少将陈克非。

车队驶入盘龙峪,径首开往了位于山谷中央的根据地旅部。

陈克非一行人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根据地军民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驻足观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疑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旅部院内,旅长、政委赵刚,以及得到消息后匆匆赶来的莫兴华,己经等候多时。他们看着这支装备精良、气度不凡的队伍,心中都涌起了一丝警惕。

陈克非一下车,便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到了旅长和赵刚面前,脸上带着一种公式化的笑容,伸出手去:“想必这位就是陈旅长吧?久仰久仰!我是中央代表团的陈克非。”

旅长虽然心中不悦,但还是保持着应有的礼节,与他握了握手:“陈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

陈克非的目光很快转向了一旁的赵刚,只是象征性地握了一下手,便将注意力转向了站在稍后位置的莫兴华。

“这位一定就是盘龙峪兵工厂的莫总工程师吧?”陈克非的语气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仿佛在评估一件货物,“年纪轻轻,就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把一个兵工厂办得有声有色,委座也是有所耳闻的,年轻人,前途无量啊!”

莫兴华面色平静地回应道:“陈将军过奖了。盘龙峪兵工厂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建立起来的,我只是尽了一份本分。”他的语气不卑不亢,既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显得谄媚,也没有因为其略带轻视的口吻而显得退缩。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克非便在旅长和赵刚的陪同下,开始了他的“公务”——视察盘龙峪兵工厂。

然而,他的“视察”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与挑剔。

他对兵工厂那些依山而建、显得有些简陋的厂房和设备表现出了明显的兴趣缺缺,反而是对兵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指导性”意见,字里行间充满了挑剔和不满。

在机加工车间,当他看到工人们正使用着一些经过改造的旧机床进行生产时,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莫总工程师,贵厂的设备看起来有些……老旧啊。/x/i¢a?o~s+h\u~o~g+u,a\i`.`c′o′m!这种效率,恐怕难以满足战后国家建设的需求吧?”

莫兴华耐心地解释道:“陈将军,我们根据地的条件有限,这些设备都是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而来,并加以改造利用的。虽然比不上中央军的先进设备,但也基本能够满足我们当前的生产需要。我们也在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力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陈克非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便将目光转向了下一个车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处“泥腿子”兵工厂的怀疑和不信任。

当晚,旅部为陈克非一行人举行了接风宴。与之前迎接楚云飞等人的宴会相比,这次的规格明显提高了不少,但依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