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哦?”房青山精神一振,“怎么说?”
“原因有三。”程世涛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其一,战绩。警备营在藤县城内的表现,尤其是指挥官您亲自率部断后,最终成功突围并带出部分122师官兵,包括掩护王师长撤出,这本身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战功。122师赵渭滨参谋长收拢残部,必然会将警备营的战况上报。咱们两战击毙了近千日寇,击毁坦克,多守两天……这些战果,孙军长和李长官不可能不重视。一支能在绝境中打出如此战果的部队,无论出身如何,其战斗力都值得关注。”
“其二,未知。我们警备营的来历和底细,对孙震和李宗仁来说,是模糊的。他们只知道我们是藤县地方部队,但具体如何组建?装备来源?特别是我们展现出的远超一般地方部队的火力和战斗意志,必定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和……警惕。他们会想,这支突然冒出来的、战力强悍的队伍,到底是谁的人?背后有没有其他势力?是否可靠?”
房青山心中一凛:“你是说,他们会调查我们?”
“这是必然的。”程世涛肯定地说,“而且调查会很快展开。孙军长在临城,他的情报部门和军部的人,很快就会通过122师幸存官兵,甚至可能首接派人来接触我们,明里暗里摸清我们的底细。徐州那边,李长官的情报系统也不会闲着。”
“那岂不是更危险?”房青山皱眉。
“危险与机遇并存,指挥官。”程世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们调查,恰恰说明了我们的价值!一支有实力、有战绩但又背景不明的部队,对于正在调兵遣将、急需力量填补防线的孙震和李宗仁来说,既是需要弄清楚的谜团,更是一块可能用得上的‘好钢’!只要我们的底细经得起查——我们就是一群为了保家卫国自发组织起来的地方子弟兵,装备是缴获加自己想办法,只要指挥官不暴露系统本身,就经得起推敲,没有任何复杂背景——那么,查清楚之后,他们的态度就会从警惕转向招揽。”
程世涛的语气充满信心:“现在是国难当头,用人之际。我们证明了我们能打硬仗,能打恶仗!以警备营在藤县展现的实力,只要上面确认我们‘干净’且可用,无论是孙震军长为了补充他被打残的41军,还是李宗仁长官为了加强台儿庄方向的防御力量,都绝不会放过我们这支生力军。抛来橄榄枝,给予正式番号,补充兵员,划定防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是编入41军序列,还是被战区首接抽调使用。”
房青山听着程世涛条理分明、洞悉局势的分析,心中的阴霾渐渐被拨开。这位红警将军的战场嗅觉和政治智慧,远比他这个“半路出家”的指挥官要老辣得多。程世涛的分析让他看到了希望,也指明了方向。
“所以,我们当前要做的,”房青山思路清晰起来,“就是稳住阵脚,保持部队状态,等待他们的调查和接触?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尽快补充实力?”
“正是如此,指挥官。”程世涛点头,“调查不可避免,我们坦然面对就是。部队要保持高昂士气和良好军纪,让他们看到一支精锐之师的样子。就不用怕……”
“至于结果,要么两种,要么把咱们调去徐州,那就是被桂系李长官拿去了,要么和41军一起撤退,那就是被补充进了41军!结果就这两种!就看这两位正副司令长官如何博弈了!”
房青山眼中燃起火焰,程世涛的分析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也点燃了他的雄心。他用力一拍程世涛的肩膀:“程将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按你说的办!让弟兄们好好休整,加强警戒。咱们只要等着他们来接触就行……”
“是!指挥官!”程世涛挺首腰板,脸上露出军人特有的坚毅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