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早点出发,免得我们迟到。”
就这样,两人抓紧时间洗漱完毕,穿好衣服,就下楼到餐厅去吃早餐。
两人吃完早餐,来到地铁站时,哈巴罗夫意识到索科夫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此刻地铁的站台上挤满了人,一列地铁列车驶来,稳稳地停在站台上,车门刚刚打开,等待许久的人们就一拥而入。很快,车厢里就挤得如同沙丁鱼罐头似的,饶是如此,很多人还在拼命地往车厢里挤。直到站台上响起了发车的铃声,人们才停止了往车里挤的举动,退回到站台上,继续等待下一趟地铁列车。
“米沙。”哈巴罗夫凑近索科夫,低声问道:“你在莫斯科待了那么多年,见过这么拥挤的情况吗?”
“见过。”
“见过?”哈巴罗夫有些诧异地问:“什么时候见过?”
“胜利节那天,你应该没有在胜利广场附近乘过地铁吧?”
“没有。”哈巴罗夫摇着头说:“我每次胜利节去胜利广场,都要等晚会结束,再和别人在广场上喝一会儿酒,等回家时都是凌晨了,那时地铁已经停运,我们都是打车回家。”
“那就难怪了。”索科夫向他解释说:“我曾经有两次去胜利广场,都是下午五六点就离开了。结果胜利广场的地铁站只能出不能进,要想乘坐地铁,就必须搭乘公交,前往十几个站之外的基辅地铁站。等进了地铁站,我才发现里面是人山人海,必须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挤到站台边缘。喏,就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地铁一直来了七八趟,索科夫和哈巴罗夫终于挤进了车厢。饶是等了这么长时间,车厢里依旧是人满为患,两人刚进车厢,就被无数跟着挤进来的乘客,挤到角落里无法动弹。
索科夫冲哈巴罗夫苦笑着说:“安东,记得在到达目的地前一站,就往门口挤,否则待会儿我们有可能坐过站。”
“放心吧,米沙。”哈巴罗夫点着头说:“等快到地方前,我就想办法挤到车门口。”
地铁驶出站台不久,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向了不远处的民警值班室。
站在值班室门口的民警,见到一个老太太走过来,连忙客气地问:“老人家,我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
“民警同志。”老太太神情有些慌乱地对民警说:“我刚刚可能看到了两个潜入城市的德国特工。”
听老太太这么说,民警立即警惕起来,他连忙朝四周张望,心里暗想是否应该打电话请求增援,同时嘴里问道:“老人家,你说的那两个人在什么地方?”
“他们坐刚刚那列地铁离开了。”
民警皱了皱眉头,不满地说:“人都走了,你才过来报告,不觉得太迟了吗?”
“没办法。”老太太苦着脸说:“车站里的人太多,我根本挤不过来。好不容易等人少了点,我就立即过来向你报告。”
虽然老太太怀疑的两个德国特工已经乘坐地铁离开了,但民警觉得自己应该询问一下老太太,了解两名德国特工的体型外貌,以便向上级报告。他连忙打开值班室的门,招呼老太太:“老人家,请到我的值班室来吧,我有几个问题要问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