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甘刻苦。
拉姆齐很希望德雷克斯勒能拥有帕克森那样的投篮和无球能力,如果有的话,他和甘国阳的组合真是前途无量。
裁判响哨,吹了德雷克斯勒的犯规,乔丹两分算,还要加罚。
在衔接段能够打出快速的进攻,进一步压制住公牛的第二阵容。
“愚蠢…”
乔丹加罚命中,拿下3分,公牛迫近了比分。
乔丹在心里暗下决心,后面要增强自己的力量训练才行,光有速度对付不了这个怪物。
但这种白人大中锋是最防不住阿甘的,甘国阳接球后希克玛步转面筐,右手持球突破,走中路突然一招Move hook出手,轻松命中拿下两分。
那时候大部分球员打球还是比较耿直的,掩护被撞了就撞了。
第一节进行到末段,双方打成了22:15,开拓者领先7分,拉姆齐在暂停时进行了人员轮换,用德雷克斯勒换下了帕克森。
这家伙可好,一上去就想和乔丹单挑,被正面抢断不说,还送人一个2+1。
一旦你将他当成突破去防守,贴身往里跟着走,结果就是连起跳封盖都来不及。
乔丹感觉自己像撞到了一扇铁门,完全无法挤开,更别说撞开了。
不过甘国阳的Move hook变化更加多端,多是面筐发起,突破OR勾手令人迷惑,是甘国阳的独门绝技。
但甘国阳并不滥用这招,他尽量让自己的武器库丰富,防止对手将他研究透彻,弄出针对性的防守策略。
打进这球,开拓者首节31:21领先了公牛队10分之多。
虽然赛前热炒乔丹vs甘国阳,但两队的实力确实不在一个层次上。
节间休息时,乔丹对队友的表现很不满意,他罕见的在替补席上批评了队友的表现。
作为新秀的乔丹很少对队友有意见,哪怕有他也会用自己的表现去弥补,而不是语言上批评。
但今晚的比赛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他不想输球,尤其不想在芝加哥体育馆惨败给开拓者。
公牛主教练劳赫里也看出乔丹着急了,他把乔丹替换下场休息一会儿,在替补席上安抚他:“你要相信你的队友。今晚不光是你一个人的比赛,也是芝加哥公牛的比赛。”
乔丹点点头,逐渐平静下来,他一边关注着场上局面,一边在脑海中思考着如何突破甘国阳的防线。
乔丹知道自己已经足够快了,而甘国阳之所以总能截断他的突破,一是因为甘国阳也够快,他真的很快,二是他的判断很精准。
“我的几次意图都被他识破了,他在有意识的指挥队友把我往某个地方赶,他早就在那里设置好陷阱了。是不是这样,甘?”
坐在板凳上思考了一会儿,乔丹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甘国阳这家伙在给自己设置陷阱。
其实在奥运明星赛的时候乔丹就感觉到了,甘国阳的防守是少见的“主动式防守”。
篮球比赛中,防守方往往是被动的,你防守做的再好,进攻方还是占优,还是会打进。
防守方只能尽可能做出应对,压低对手的命中率,本来10次打成6次,尽量压到4次已经非常成功了。
但阿甘这家伙能将你的成功率压到只有2次,他在防守端时常能隔着很远就给到伱压力,他在站位上很完美。
一旦他露出破绽,很可能是他故意的,就是为了引你入洞,破坏你进攻的可能性,逼你用效率最低的方式终结。
在防守指挥、跑位上,甘国阳都非常讲究,乔丹冷静下来,努力在脑海中复盘第一节甘国阳和开拓者防守端的细节。
80年代NBA的防守还没有那么细致,在没有联防的情况下,教练提升防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给球员打鸡血,增加防守强度;二是在平日训练中纠正球员的防守坏习惯,建立良好的个人防守准则;三是交易、签约防守天分更好的球员。
而在整体防守战略规划,细节调教上,还是一片正在开垦的处女地,那时候球队普遍没有专职的防守教练。
这种情况下甘国阳就是半个防守教练,从高中开始他在防守端就很有洞见,能洞悉场上正在发生的事。
他脑子里毕竟有更加先进的篮球理念,即便不够专业,可是他有这个意识,他在不断的学习。
他能大致预判对手的进攻,篮球进攻变来变去就那些东西,作为一个进攻高手当然能判断对手的选择——前提是你有足够的专注度和反应速度。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沟通能力,甘国阳在防守端的强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