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令人咋舌。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听到如此详尽的消息,足以说明庄业在清水城的眼线之多,关系之复杂,手腕之强悍。
“路引?仔细说说。”
听到张家兄弟要办路引,庄业迅速捕捉到至关重要的消息。
这世道,大多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踏出县城的范围。
两个身无长技的混混,贸然离开熟悉的家乡,跑去陌生的地方谋生,怎么看都不合理,纯属找不自在。
要知道,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小命都没有。
庄业微眯着眼睛,只能想到一种可能。
那就是张家兄弟,有不得不离开清水城去外城谋生的理由。
庄新点点头,补充道:“衙门口的三儿说,前阵子张业跑到衙门口来,花了二两银子买通打点下面的小吏,让师爷行个方便,给他们尽快办一张路引。”
“多快?”
“张业的意思是,越快越好,七天内路引办下来,他甚至愿意再多花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买通衙门的师爷和小吏,七天内办下来,又要再花二两银子。
庄业对衙门的规矩是相当熟悉的,一张路引办下来,至多花个一两银子。
你若是不着急要,人家慢悠悠的办,一个月办下来顶多花五钱。
清水城近年来客商多,在户籍流动上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
来经商也好,出去谋生也罢。
只要不是大规模的户籍迁移,衙门的大老爷基本上不会过问,师爷和小吏们拟定好文书,随便捏造个理由。
趁着大老爷心情好的时候,顺便上去提一嘴。
大老爷不明确否决,事情自然就办妥了。
“这边用六十两银子,抵五两的债务;那边用四两银子,买一张五钱的路引......”
“真是有意思,一个个都不拿银子当银子使。”
庄业感叹了一下。
庄新眨了眨眼,听不大懂大哥的话。
路引还勉强听得懂,六十两、五两之类的,就完全不明白了。
他倒是想问一句,可一想到自家大哥平时的习惯,又不敢开口打断大哥的思绪。
过了好半晌,庄新才试探性的问:“大哥~~~”
“有话就说。”
“要不要继续盯着张家兄弟?”
“不用盯了,两个小混混而已,上不得台面。”
张家兄弟的问题,庄业虽然不确定,但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事情是否如他所想,尚且需要印证。
但印证这件事,并不需要一直盯着张家兄弟。
沉默片刻,庄业吩咐庄新。
“你明天跑一趟衙门,给师爷带一句话。”
“您吩咐。”
“张家兄弟的路引,我没开口,别给出去,他挣不到的银子,我加倍补给他。”
“哎,我晓得了!”
接了新的任务,庄新作势就打算离开。
庄业忽然又补了一句:“对了,老大半个月后才会回来,你去通知一声其他船栏的管事,让他们把账本全部交到坊市,这个月的数我交给大老爷。”
“这......”
迟疑了片刻,庄新小心翼翼的问:“要是其他船栏的管事不给呢?咋办?”
“不给?”
窗外晚风阵阵,月牙忽然躲在阴云的后面。
原本亮堂堂的街道,一下子变得黯淡无光。
零星的灯火,在街道四处三三两两闪烁。
庄业端起酒杯送到嘴边,淡淡的清酒香气灌入耳鼻,仿佛让人嗅探到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春天。
杯酒入肚,他只是淡然望着远方的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