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止,陆尘正色道:“各位,孙策军六万,绝非儿戏!”
“我等先入城,共商克敌之策!”
闻令,众人纷纷点头,旋即迈步入城。
至府内,陆尘坐定首席,糜芳、赵云、潘璋等分列两侧。
刘晔、卫旌、陈登等居于对面。
陆尘环视四周,笑道:“文武齐聚,我军之幸也!”
接着,陆尘目光扫向陈登,说道:“元龙兄新至,何不自我介绍一番?”
陈登起身施礼,拱手道:“诸位,我陈登,字元龙,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众人连忙还礼,刘晔、卫旌相视苦笑。
陈登的叛变,足见陆尘计策之妙。
在此前建立的军议司,培养各种间谍,如今已初步显露成效。
陆尘待礼毕,询问道:“六万敌军将至,我军如何应对?”
糜芳笑道:“军师啊,有何难?”
“我军不弱,拉开阵势,一战即可!”
“大胜岂不快哉!”
刘晔摇头笑道:“糜芳将军直率,兵力充足自是可行。”
“然我军兵力不足,既占淮南,又夺徐州。”
“与孙策军一战,即便胜利,亦是惨胜。”
“日后还需防范曹操、袁绍,此计不可取也!”
糜芳抚着额头,叹道:“哎呀,我忘了,咱又回徐州了!”
“徐州还需屯兵防守!”
陆尘笑道:“子方勿忧,此战我军须在损失极小前提下,再败孙策军!”
“如此,方能稳握徐州!”
陆尘望向陈登等人,欲克强敌,乃需要智胜。
孙策有周瑜、鲁肃、张纮等,己方则有刘晔、陈登、卫旌等。
此一役,是军师间智慧的碰撞!
忽地,陈登起身言道:“军师,我军援至,敌人未知,糜芳将军等人可作奇兵!”
“待孙策兵临城下,前后夹击,袭其不备!”
闻言,卫旌颔首道:“陈兄之言有理,双面夹攻,或可大胜!”
刘晔笑道:“此计险矣,若敌侦知我援,或反设伏!”
“一旦偷袭不成,反遭重创,下邳难守!”
“即使胜,亦将损兵过万。”
陈登略一点头,刘晔之虑不无道理,几人再三筹谋。
如何以最小代价,击败强敌?
此时,陆尘目露精光,问道:“诸位,若敌人欲击我军,当用何策?”
“我军能否,反其道而行之?”
众谋士闻言,皆心头一亮。
正向思维难胜敌军智囊,何不反向思考?
旋即,刘晔急问道:“军师已有破敌之策?”
陆尘嘴角微扬,点头道:“我有一计,或可重创孙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