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古称三秦要塞。
春秋战国时期,乃强秦拒楚的重要关口。
漫长历史河流中,武关屡屡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棋子。
然至东汉末年,世事更迭,武关渐失往昔风采,沦为废弃边陲。
因南阳张绣归降,武关实则已归入曹军版图。
可驻守士卒,不过区区千人耳。
是夜,乌云蔽月,漆黑如墨,关下影绰难辨。
细微嘈杂声起,关隘突现数架竹梯,犹如鬼魅浮现。
魏延趁夜色掩护,率领五百精兵,悄无声息攀梯而上。
竹梯咯吱作响,似是不堪重负。
忽然,关隘上出来一声厉喝。
“来者何人?”
闻声,魏延脸色不变,反振臂高呼道:“杀!”
号令如雷震响,关外数千士兵手持云梯,蜂拥而至,攻势凶猛。
守关士卒瞠目结舌,一时半刻间,敌袭二字凝固在喉头。
未待反应,魏延已纵身跃上关楼,大吼道:“兄弟们,随我夺取武关!”
语毕,魏延挥舞长刀,杀气腾腾,直指守军。
刹那间,武关上下杀声四起,大军如洪流涌动,欲将关隘淹没。
……
与此同时,宛城府邸内,气氛略显凝重。
贾诩面露讶色,转头看向曹仁,询问道:“你是说,敌军竟在大肆购药?”
曹仁点头应声道:“确然,据探子回报,陆尘正于荆州广集药材,同时在南阳访求良医。”
“此外,陆尘连日来焚尸制药,伐木不绝。”
于禁眉头紧锁,问道:“难道陆尘已洞察我军意图?”
“我军行事隐秘,他怎可能窥破?”
贾诩沉吟片刻,复问道:“陆尘军中突然消失的两万兵马,可曾有消息了?”
曹仁摇头,叹息道:“数日来,我军四处打探,仍未发现其踪迹。”
贾诩踱步思索,口中喃喃道:“伐木、焚尸、集药,以及那两万兵马……”
“这陆尘究竟想干什么?”
曹仁与于禁相对无言,皆陷入沉思之中。
每逢与陆尘对弈,总觉对方深不可测。
此次亦然,陆尘的各种行为,似是对他们计谋的预知!
而陆尘心中所谋,他们却如雾里看花,一无所知。
对方仿佛在暗中,操控局势!
于禁忽有领悟,急言道:“贾先生,我有一计,或可一试!”
闻此,贾诩眉头一挑,问道:“于将军请讲!”
于禁深吸一口气,缓言道:“陆尘用兵,善布迷雾,真意从不轻易示人。”
“若目的显露,则必是诱敌深入之局!”
“我等能否从其习性入手,以求破解之道?”
听罢,贾诩眸光一闪,转瞬望向曹仁,问道:“曹将军,陆尘所购药材,流向何方?”
曹仁速答道:“此刻正自襄阳,运送新野途中!”
贾诩眉宇微凝,沉声道:“速取地图来!”
旋即,曹仁立刻命人,取地图呈上。
贾诩手抚羊皮地图,徐徐道:“如于禁将军所言,陆尘的真实意图,应该藏于那消失的两万兵马中。”
“我军目之所及,不过迷惑视听耳!”
“陆尘既已洞悉我军图谋,又为何不直接将药材送往军营,反迂回至新野?”
曹仁疑问道:“或许,是忌惮我军半途拦截?”
“彼或拟取南阳之后,由新野转送药材也未可知!”
贾诩目光笃定,寒声道:“非也!陆尘不走鲁阳,盖因其目标本就不在南阳!”
“不在南阳?!”
听闻此言,曹仁面露讶色,诧异道:“陆尘北上,若不攻南阳,又能有何图谋?”
贾诩指尖轻触图上,言道:“陆尘真意,在司隶!”
“司隶?”
此言一出,曹仁等人皆显震惊。
旋即,于禁急问道:“先生,南阳与司隶间,群山相隔。”
“陆尘未得南阳,怎可图谋司隶?”
贾诩摇了摇头,缓言道:“取司隶,又岂必经由南阳?”
“直穿武关,岂非更为便捷?”
“陆尘志在鲁阳,实为疏通武关之道也!”
曹仁愕然道:“陆尘此次行动,何以如此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