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他把空间站所有的废料和部分仪器以及科研成果全部带回地球,于是问了楚天河这些东西都在哪里。
楚天河领着张山到了后面的一个小房间,里面全是大型的深色塑料袋,角落里一根安全绳绑着3个大箱子。
“就是这些!”
张山飘过去,解开安全绳,手指一碰这些东西,一个小房间的所有物品都被张山收进了空间,楚天河见过张山拿出东西,收东西还是第一次见。
眼前的物品上一刻还在眼前,下一刻突然消失不见,只有视网膜上还残留着物品的残影,这给人的冲击还是蛮大的。
空间站感受到了气压变低,电脑控制着空气瓶往空间站里注入了一些空气以平衡气压,头顶上管道传来“嗤嗤”的声音。
楚天河目瞪口呆,他指着空空如也的设备间,问:“你连空气都能收?”
张山笑着解释道:“我只是连箱子带箱子内的空气都收走了,空手收空气我还做不到!”
楚天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时候,喇叭传来地面控制中心的声音:“距离返回舱发射窗口期还有1小时30分钟,30分钟后,请‘快递员’进入返回舱。”
“快递员”是张山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使用的代号,张山还挺喜欢这个代号的,因为他觉得代号十分的贴切。
楚天河飘回控制舱,开始联系地面,重复指令,核对时间,电脑开始对返回舱进行自检。
张山钻进返回舱,无所事事的他再次核对了需要留在这里的物资清单,把空间里的存货又扒拉了一遍,确信没有遗漏或者拿错的东西,这才放下心来。
载人航天不管怎么说都是一项高危的活动,如果没有其他情况的话,张山估计自己是很难有第二次上空间站的机会了,这也是他跟强迫症似的,反复检查清单的重要原因。
清单上的物资,他大部分都知道是什么,有一部分还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上面也有一部分物资是密封在箱子里,他不知道是什么。
尽管他可以在空间中把箱子打开,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张山相信不告诉他箱子里是什么对自己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在返回舱的灯光提示下,张山和空间站里的人共同手动关闭了阀门,在关门之前,所有的航天员都在对接出入口欢送他。
短短的接触时间,双方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航天员们恋恋不舍的向张山挥手告别,大家约定返回地球的时候,一定要找机会再聚,把那没敢吃饱的烤鸭再吃一遍,女性航天员的眼中甚至出现了泪花。
眼看舱门缓缓地关闭,张山把自己在座位上固定好。时间到了,随着沉闷的“咕咚”声,返回舱微微一震,张山知道这是分离成功了。
地面控制中心总指挥的声音传了进来:“分离状态良好,快递员不用紧张,按照训练科目要求做就好!”
此阶段需要精确控制飞船的姿态和速度,确保飞船能够准确地进入返回轨道。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飞船无法按计划返回,甚至危及返回舱内成员的生命安全。
返回舱上的推进器无声的喷出一股气流,渐渐开始远离空间站,张山透过舷窗渐渐看清楚新空间站的整体。
从外面看上去,空间站非常的庞大,由于不想让人过早的发现空间站的情况,目前结合在一起的10个大球朝向地球一面,在电脑的控制下都呈现不反光的黑色。
在返回舱里看到悬浮在外面的这个大家伙,比在空间里看到的更为震撼,那10个互相连接的大球和外挂的一堆奇形怪状的设备,还有缓慢游走在大球外层的两个机械臂,给人的压迫感十足。
返回舱分离的速度比张山预想的要慢得多,张山感觉自己像是一只慢慢爬离大象的蚂蚁。过了足足好几分钟,张山才能从舷窗里看清新空间站的全貌。
由于返回舱是一点一点儿的加速,舷窗外的空间站越来越小,一定距离后那黑色一面的空间站就和宇宙背景融为一体,只有朝向太阳的那一面还反射着刺目的阳光。
这个时候,用肉眼已经完全看不见老空间站了,随着返回舱速度加快,很快张山的目光从舷窗外收了回来,因为空间站离他太远,事实上他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返回舱渐渐翻转,舷窗外的那颗蓝色星球变的越来越大,随着发动机启动的震动感传来,张山知道这是发动机在进行制动,降低轨道高度,进入返回轨道。
此时返回舱已经翻转到底面朝向地球,电脑控制的发动机十分给力,入轨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