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 > 第274章 同庆班

第274章 同庆班

社”后人的一支。

凯文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这个面具一直是家族的神秘宝贝,没想到它真的帮我找到了家族根源。我一定要去四川,去了解更多家族与‘蜀韵京剧社’的故事,把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凯文寻亲成功,寻亲团队又迎来了一位叫艾丽的华裔女孩。艾丽带来的线索是家族传承的一本京剧戏服制作图谱,图谱上详细绘制了各种京剧戏服的样式、尺寸以及制作工艺,还有一些手绘的图案和文字注释,但因年代久远,部分图案和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阳看着图谱,说道:“这本图谱很有价值,但要解读它,我们需要找对京剧戏服制作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同时想办法修复那些模糊的部分。”

团队成员小美说:“李阳哥,我知道有一位专门研究京剧戏服文化的学者,在修复古籍图谱方面也有经验,我去联系她。”

小林则主动说:“我继续找专业的古籍修复团队,看看能不能把图谱修复得更完整。”

小美很快联系到了那位学者,学者对图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意立刻加入调查。小林也再次与古籍修复团队沟通,对方表示会尽最大努力修复图谱。

在等待图谱修复的过程中,学者先对现有的清晰部分进行研究。她说:“从这些清晰的图谱来看,这应该是民国时期一个较为知名的京剧戏服制作工坊的作品。这个工坊的特点是融合了南北戏服制作的精华,在工艺和设计上都有独特之处。但具体是哪个工坊,还需要等图谱修复后进一步确认。”

过了一段时间,古籍修复团队传来好消息,图谱的修复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部分模糊的图案和文字都已清晰可辨。学者拿到修复后的图谱,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学者兴奋地说:“我发现关键线索了!图谱里多次提到一个叫‘瑞锦坊’的地方,根据我的研究,‘瑞锦坊’在民国时期是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京剧戏服制作工坊,为很多知名戏班制作戏服。而且图谱的作者,应该是‘瑞锦坊’的一位重要裁缝。”

寻亲团队根据学者的意见,立刻将调查方向转向民国时期上海的“瑞锦坊”。他们通过联系上海当地的文化部门、档案馆以及戏曲研究机构,开始深入了解“瑞锦坊”的情况。

在上海的一家私人收藏馆里,他们找到了一些关于“瑞锦坊”的历史资料和老照片,其中有一些记录了“瑞锦坊”为不同戏班制作的戏服样式,与艾丽家族的图谱相互印证。

团队成员们继续深入调查,找到了“瑞锦坊”一位裁缝的后人。这位后人保存了一些家族传承的与工坊相关的资料,包括客户名单和一些制作工艺的秘方。

李阳联系艾丽:“艾丽,我们在上海找到了与‘瑞锦坊’相关的线索,和你家族的图谱很可能有密切联系。你家族里有没有关于上海或者‘瑞锦坊’的记忆呢?”

艾丽思索片刻后说:“我听奶奶说过,家族里以前有长辈在上海做京剧戏服生意,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而且奶奶还说过,家族传承着一些独特的戏服制作技巧。”

李阳说:“这就对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比对你家族传承的制作技巧和‘瑞锦坊’的特色工艺。你能不能详细跟我说一下家族里传承的制作技巧呢?”

艾丽详细描述了家族传承的制作技巧后,李阳将其转达给学者。学者经过分析比对后,激动地说:“从艾丽描述的技巧来看,和我们所了解的‘瑞锦坊’特色工艺高度吻合。很多细节都是‘瑞锦坊’独有的,错不了。”

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比对和分析,寻亲团队最终确定艾丽就是“瑞锦坊”后人的一支。

艾丽得知消息后,开心地说:“这本图谱一直是家族的宝贝,没想到它背后隐藏着这么多故事。我要深入了解家族与‘瑞锦坊’的历史,将这份独特的戏服制作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艾丽寻亲成功,寻亲团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甚至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一家知名的文化杂志联系到寻亲团队,希望对他们进行专题报道,以弘扬他们在传承京剧文化和帮助海外华人寻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李阳和团队成员们欣然接受了采访。在采访中,李阳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帮助海外华人找到家族根源,更是在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京剧文化。每一个寻亲故事,都是京剧文化传承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我们希望能汇聚更多的浪花,让京剧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