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494章 雕板

第494章 雕板

熊洪举起一块木板,坐在前排的人这才看清,木板上面刻着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符号、文字。~小^税′C·M/S′ ,勉·废!粤_毒\

而白茅也在熊洪的授意下,将一块块木板抽出来,下发给在座的各个族人手中。

整块木板并不大,大约只有三十厘米长,二十厘米宽,两厘米厚。基本上和部落现在流行的纸质书册大小相同。木板通体用桐油刷过几遍,可以明显地闻到桐油的味道;木板只有一面刻了字或者图案,另外的一面,则是平整,只是在周边刻了一圈凹槽。

“这是什么东西?上面的字怎么是反过来的?”

一拿到手,很多族人便疑惑起来,这些东西,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熊木他们是怎么捣鼓出来的。

“很多巫师和教授们反应,教这么多学生,自己光是给他们抄写教材,就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些学生,还需要私下在房间自己练习,加强学习到的知识,这就更需要人手一册教材了。”

熊洪解释到,“要是按照之前手抄竹简或者纸质的材料,的确需要耗费大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容易出错。”

“为此,我和明观院的匠人们,便制作了这种东西,这个就叫雕板。”

没错,熊洪此刻拿出的,就是准备使用雕版印刷技术的雕板。

随着部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熊洪又是一个喜欢记录各种“美好生活”的族长,而且族人也在部落强盛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故而对教育这方面一向是非常重视的。

最首接的,就是部落各种竹简、书册需求量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流传到部落外面,成为其他部族的必需品。

以前有那种“沙盘”,可以让初学者在上面练习写字,但那毕竟是应急的产物,没办法让人“复习”。¢p,o?m_o\z/h-a′i·.?c~o^www.

这就导致部落对书册的需求非常旺盛,部落可以称得上“书籍”的只有十来册,但架不住需要教材的“学生”多,每个“学生”都想拥有一册。况且很多部落就是要熊部落的教材,拿回去自己学习。

就像去年的桐根等五个族长一样,这些部落都会向熊部落换上几册,带回去自己研究——或者作为收藏品。

不过熊部落这两年教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各种新的书册也在不断增加,故而,如果只靠最简单的竹简,先不管成本高不高,光是制作竹简所需要的时间,就很难满足。

以一卷三十片的竹简为例,就算写满,也差不多一千多个字左右,这也只是熊洪一两篇祭文的字数;熊部落还有其他的知识,比如农耕种植的各个流程和方法、牲口的养殖、农具的使用、可用药的植物动物和石头等等……

不仅仅有文字,还有图案。光靠竹简,很难满足需求。

当然,熊部落现在己经成功造出可堪使用的纸张了,在上面书写,可以记录的内容更多,用麻绳装订后,还更容易携带。

故而现在部落的教材,除了用竹简留作一到两份“母本”,剩下的都是用纸张来制作的。

可是纸张虽好,上面的内容还是需要用手抄写到上面的,一份两份还好,一下子好几十份、上百份,哪个教授有时间这样抄?

那就只能想一想其他办法,而族长提供的方法,就是印刷技术。

原本熊洪是打算一步到位,首接进化到活字印刷的,不过现在部落的技术条件还不够成熟,活字制作的难度比较大,木活字更是难上加难。况且现在的油墨技术才刚刚起步,不管是青铜活字还是陶制活字,印出来的效果,都没有雕版印出来的好。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

而所谓的“铅活字”,熊洪愣是没有找到铅的踪迹,更何况,最适合做活字的应该是一种合金材料,但熊洪不清楚到底是哪几种金属材料,配比是多少,只能安排明观院按照这个方向去慢慢研究了。

活字印刷,如果只是印刷一些全部是文字的“教材”,那倒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哪怕是用青铜,熊洪也准备来制作。

但现在熊部落的各类课程,可不仅仅只有文字,还有一些数学和图案,甚至一些相关的几何知识、地图知识,这些内容更适合用雕版技术,故而综合考虑成本、效果和产出之后,熊洪还是觉得,先采用雕版印刷技术。

至于活字印刷技术,则和蒸汽机一样,作为明观院又一个研究储备的方向。

雕板自然有雕板的便利,事实上,从华夏的盛唐开始(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从魏晋南北朝就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