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卫戍部队没有火炮,府级配备2门迫击炮,省级配备6门57毫米山炮。本文搜:狐恋文学 hulianwx.com 免费阅读
这些主要是维持地方治安剿匪。
为什么不配备更加先进的?因为他们解决不了的,还有野战部队。
袁钦差改编的这个省级卫戍部队,司令的级别各不相同,少将至上将都有。
但是在王御秦这边是暂定少将,与混成旅级别一样,混成旅人数也是固定的。
混成旅就是简化的步兵师。
三团不变,炮团变成炮兵营,火炮由54门变成18门,警卫营也变成警卫连。
侦察连变成侦察排。
工兵营变成工兵连。
没有野战医院,辎重营变成辎重连,因为没有那么多炮弹运输。
混成旅人数:
2100*3+600+170*3+50=7460。
这个人数其实是超编的,但是他的各师没有超编啊,报上去的时候,有一个团放在主力师那边就可以了。
从朝廷那边看来,他这个可是规规矩矩的老实人,各师12174人。
各混成旅编制5360人。
其他部队都是一个师两个旅,西个步兵团的编制,所以报上去很正常。
与其他部队比较而言,他这边其实省了八个少将旅长位置。
但是他把这八个少将旅长的军衔要了过来,其中4个给了西个师的校尉。
另外4个给了3个混成旅旅长,和近卫旅旅长,因为按照正常情况下。
这些资历不够的混成旅旅长是上校,袁仲权给王御秦的编制有限。
两江军一共有4师、4旅。
10074*4+7430*4=70016人。
明面上是仅次于首隶新军的第2势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狄锋,现在的狄云,剪短头发以后出任荆楚省第1混成旅旅长。
荆楚省卫戍司令由齐元兼任,受中将军衔,但是因为他先前就是从一品实职提督,受中将军衔加上将衔。
这个看着有些别扭,但是谁让现在是军改初期,他实际上就是中将。
但是多了个加上将衔,地位比一般中将高,又比实权上将低。
但是如果遇到非实权上将,他又地位高,毕竟也是上将待遇。
明面上两江军有1个上将,王御秦。
4个中将:
王顺山,何琳,关成军,郑春。
7个少将:
胡天培,何继武,张金宝,王忠仁,王忠义,王忠礼,王忠信。
目前整个大庆帝国上将不多,仅有8个,除王御秦,另外7个分别是:
北方节度使张悍,地盘是奉天省,宝山省,2师2旅军队,依附袁钦差。
中原节度使段雄:地盘是中原省,齐鲁省,2师2旅军队,依附袁钦差。
西北节度使冯猛:地盘是晋西省,关中省,2师2旅军队,表面依附袁钦差。
云贵节度使唐傲天:地盘是彩云省、黔中省,巴蜀省,3师3旅军队。
越州节度使陆勇相:地盘是越州省、闽南省,2师2旅军队,多一个水师。
岭南节度使孙精忠:地盘是岭南省、百越省,潇湘省,3省3旅军队。
最后一个上将比较独立,他就是海军大臣,从一品实职萨震兵。
严格来说,上将里面,他是排名第1的,因为陆军大臣这个时候没有新式军衔,而他是内阁11部之一的内阁大臣。
另有三个特别的节度使,他们只有一个师的编制,没有混成旅和卫戍部队。
他们仅仅是中将身份就有着节度使一样的独立自主权利,他们分别是:
西海节度使马踏川:西海省
回夏节度使马啸雷:回夏省
陇西节度使马年成:陇西省
他们的军队不多,三个加起来也比不过其他一个节度使。
但是他们的地盘特殊,平常三个人互相竞争,但是对外统一。
剩下的省份,例如,大漠省,西域省,他们继续用以前的方式。
比如大漠的乌里雅苏台将军,他的级别理论上比上将还要高。
因为中将师长对应的是正都统军衔,正二品,王御秦他们上将才从一品。
大庆帝国,不愿意改新军军衔的六个八旗将军什么品级?正一品!
这6个其中有一个就是巴蜀将军,现在在京师当愚公,有名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