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风骚三国貂蝉蔡文姬大小乔全麻了 > 第788章 我怕黑

第788章 我怕黑

然听到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推窗一看,见阿恒正踮着脚往鸽笼里添谷物,星图册放在一旁的石阶上,被月光照得发亮。“先生说过,信鸽能识归途。” 阿恒抬头时,眼里盛着星光,“等它们伤好了,就能把我们的消息带给远方的人了。”

苏羽望着天上的明月,忽然想起荀彧离开的那个冬夜。那时也是这样的月色,他站在西窗下,看着文若先生的马车消失在夜色里,车辙印在雪地上,像一行未写完的诗。如今车辙早己被春风抚平,学舍的窗下却多了许多年轻的身影,他们握着笔,像握着一把把小小的火炬,在乱世里传递着光明。

冬至那日,学舍里飘着饺子的香气。孩子们围着灶台,豆儿踮着脚往锅里添柴火,辫子上沾着面粉。阿恒捧着星图册,给大家讲北斗七星的故事,说到 “天枢” 星时,他忽然指着窗外说:“看,那颗最亮的星,就是文若先生说的守星。”

苏羽望着窗外的星空,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荀彧说过,冬至是阴阳转换的日子,黑夜再长,也终将迎来白昼。如今学舍里的灯火,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星辰,在乱世里汇聚成一片星海。而那枚挂在门楣上的 “守” 字木牌,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也在低声诉说着坚守的意义。

夜深时,孩子们都己睡去。苏羽独自坐在灯下,摩挲着那枚 “守” 字木牌。背面的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守一城,守万民,守天下星火不灭。” 他忽然明白,荀彧留下的不只是一枚木牌,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在乱世里坚守的勇气。这种勇气,就像埋在地下的种子,即使经历风霜雨雪,也终将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羽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两下,沉稳而坚定。他想起文若先生说过,乱世如长夜,总有人要做那提灯的人。如今提灯的人虽己远去,却有更多的人接过了灯火,在黑暗里前行,照亮了一条通往黎明的路。

开春后,学舍的菜园里长出了新绿。孩子们在课余时种下的蔬菜,如今己郁郁葱葱。阿恒在菜畦边插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 “守” 字,是他照着门楣上的木牌刻的,笔画虽稚嫩,却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苏羽蹲在菜畦边,指尖拂过阿恒刻的木牌。新绿的菜苗间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闪烁如碎银。身后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穿过窗纸漫到院里,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

“先生快看!” 阿恒举着沾着泥土的手跑来,裤脚还沾着几片嫩绿的菜叶,“我种的萝卜发芽了!”

苏羽回头时,正见学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邮差老李背着褪色的绿布包站在门槛外,鬓角的白霜沾着清晨的寒气。他从布袋里掏出一卷油纸包裹的信函,手指在信封上敲了敲:“从许都辗转来的,封泥上印着魏王府的火漆。”

油纸拆开时发出细碎的声响。信纸边缘己被潮气浸得发卷,墨迹却依旧清晰。苏羽展开信纸的手忽然顿住 —— 那是荀彧的笔迹,笔锋间的沉稳与锐利,他曾在无数书卷的批注里见过。

“吾弟苏羽亲启:见字如面。当你读到这封信时,许都的梅该落了。学舍的孩子们是否安好?菜畦里的冬麦该抽穗了吧?”

笔尖在纸上洇开的墨团忽然模糊起来。苏羽抬手按了按眼角,却没注意到指缝间渗落的水珠打湿了信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