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接近尾声,领导请李长生讲几句话。
李长生站在台前,环视全场,深吸一口气:"首先,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支持。'长空-1'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无数人辛勤付出的结果。"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坚定:"但我必须说,这只是一个开始。'长空-1'虽然性能优秀,但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我们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追赶,而是超越。"
会场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专注地听着这位年轻科学家的发言。
"因此,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个新的构想: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战斗机技术套件,包括第二代涡喷发动机、先进雷达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特种材料。这套技术将使我国能够自主研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斗机,性能不低于,甚至超过国际同类型战机。"
这个宏伟的计划引起了会场内的一阵骚动。这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要知道,即使是研发一台涡喷发动机,在半年前也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现在,李长生竟然提出要开发整套战斗机技术!
"我知道这个目标听起来很激进,"李长生平静地说,"但我们己经完成了技术路线图和初步设计方案。有了'曙光一号'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的支持,再加上'长空-1'的成功经验,我们有信心在三年内完成这个任务。"
他详细解释了计划的关键点:新一代发动机将采用双转子设计,推力提高到3500公斤以上;雷达系统将使用全新的电子技术,探测距离和精度大幅提升;控制系统将引入早期的电传操控理念,提高飞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特种材料则包括轻量化合金和耐高温复合材料,大幅降低飞机重量,提高性能。
"这不仅仅是几项单独的技术,而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李长生强调,"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我国航空工业的面貌,使我们在这一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会场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个令人震撼的构想。这己经不仅仅是技术追赶,而是一场技术革命的宣言。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场的高级将领和技术专家们,脸上非但没有怀疑和犹豫,反而流露出深思和期待。半年前的"不可能"己经变成了现实,谁还敢说这个新计划是空想?
军委副打破了沉默:"李所长,你能否更具体地解释一下,这套技术套件将如何改变我军的作战能力?"
李长生点点头:"以目前我军装备的主力战机和漂亮国的F-86'佩刀'相比,无论是速度、高度还是火力,都处于明显劣势。而我们计划研发的新一代战机,最高速度将超过音速,实用升限达到15000米以上,航程1500公里,携带多种武器,包括空对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这种性能,将使我军在空战中不再处于被动,甚至能够获得局部优势。"
"时间表呢?"国防部长问道,"三年内能完成全部研发工作?"
"三年完成核心技术研发,五年内实现首飞,七年内批量列装部队。"李长生给出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规划,"当然,这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资源支持。"
国防部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非常好的规划。如果能够实现,将大大加速我军现代化进程。"
领导注视着李长生,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期待:"李同志,你的构想很宏伟,但我相信你有能力实现它。党和国家将全力支持这个计划,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他环视全场:"国防现代化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长空工程'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只要有正确的方向、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决心,我们完全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
领导的讲话引起了热烈的响应。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肖文彬主任当场宣布:"经国务院和批准,即日起成立'飞龙工程'指挥部,统筹协调战斗机技术套件的研发工作。李长生同志担任总工程师,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首批科研经费5亿元,保证项目顺利启动。"
这个决定让会场再次沸腾。如此迅速的反应和如此巨大的投入,足见国家对这个计划的重视和信心。
正当众人沉浸在激动之中时,李长生突然补充了一句:"各位领导,还有一点我必须说明。这个计划虽然宏大,但技术路线己经非常清晰。事实上,许多关键技术的原理验证己经完成,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目标。"
他的语气坚定